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從音樂劇 《Company》 到 Netflix 《Marriage Story 婚姻故事》 的一首 Being Alive

《Marriage Story 婚姻故事》 中的男主角 Charlie 在官司告一段落後,與劇場朋友在酒吧內傾訴,然後唱出這首 <Being Alive>。


Someone to hold you too close,
Someone to hurt you too deep,
Someone to sit in your chair,
To ruin your sleep.

PAUL: That's true, but there's more to it than that.
SARAH: Is that all you think there is to it?
HARRY: You've got so many reasons for not being with someone, but Robert, you haven't got one good reason for being alone.
LARRY: Come on, you're on to something, Bobby. You're on to something.

Someone to need you too much,
Someone to know you too well,
Someone to pull you up short
And put you through hell.

DAVID: You see what you look for, you know.
JOANNE: You're not a kid anymore, Robby. I don't think you'll ever be a kid again, kiddo.
PETER: Hey, buddy, don't be afraid it won't be perfect. The only thing
to be afraid of really is that it won't be.
JENNY: Don't stop now. Keep going.

Someone you have to let in,
Someone whose feelings you spare,
Someone who like it or not,
Will want you to share
A little, a lot.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閱讀] 《賦權:當責式管理的延伸實踐》 當責-授權-賦能 的運作方式

《賦權:當責式管理的延伸實踐》
張文隆,商周出版,2010

剛剛 8 月的 177 期 經理人月刊,以「帶出得力部屬的11堂賦權課」為主題,當中對這本書和作者的名字有點印象,其後圖書館就留意到這本書了。「賦權」Empowerment,或者最初我接觸時所聽「賦能」Enabling 的概念,一直是個希望更好地做到的事。怎樣才能讓團隊成員有能力做出成果,有所擔當,從工作中得到滿足,感到的是成長而非消磨?剛開始閱讀時,覺得只是大堆文字鋪陳說教著一個簡單的理念;但愈讀下去就愈是欣賞,當看到它的脈絡之後,和它對每個小步都有深入的闡釋。是值得細閱的書。

Accountability (當責)


這一切從 Accountability (當責) 開始講起。本書認為責任感有兩個層次,「當責」是「負責」的提升。負責者有責任確實執行被交付的任務、把事情做對;當責者更是有責任去交出最後成果、做對的事情。這說法是怎麼樣?想起2017年龍尾人工泳灘工程中的遷移生物行動,職員指有關的搬遷手法是按規定而做。事情是做了,但所謂方法是否做到保護生物的原意乗成果?又例如,工作上這個電郵我是寄出了,要我做的事在行動上是做了,但我是否有跟進目的有否達到?當責的態度就像《7 Effective Habit》中的首要習慣-主動積極。如果區分一個陷入受害者循環的人,總在推諉卸責、怨天尤人;他要提升到負責;更要向外再跨出一步,會主動想像「我該做些什麼,......,以交出我所期望的成果?」。

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閱讀] 《父母效能訓練》 的 「行為四角形」

今日分享一本書《父母效能訓練》,介紹一套同名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 P.E.T. ) 的家長訓練課程。所教授的核心技巧是積極聆聽、「我」信息、轉換法、和無輸家的衝突協議。而「行為四角形」 是這套方法內,認識在什麼情況用什麼技巧的關鍵。今日就著書本中的內容,介紹一下 P.E.T. 中的 「行為四角形」 的概念。

在開始之前,會先循書本的切入角度了解這套家長訓練的背景和理念。


在1962年由心理學家的 Thomas Gordon 提出。對當時的青少年成長、家庭問題中,他看到往往父母只有被責備,而無接受訓練的機會。每年有無數的新手爸媽展開人生中最困難的任務—迎接完全無助的嬰兒。他們負起照顧孩子身體及心理健康的責任,並將孩子養育成具有生產力、合作、能有所貢獻的公民,還有什麼被此工作更為困難吃力呢?然而有多少父母接受相關的訓練?

許多父母仍然沿用它們上一代的方式教養子女。其實在心理學、兒童發展以及其他的行為科學,皆提供有關孩子、父母、人際互動、如何協助他人成長、為他人創造健康的心理情境等方面,一些豐富的新知。

他最初擬定的目標是教導父母一些專業諮詢師、治療師所使用的技巧,以協助孩子克服情緒的困擾和不適應的行為。即使不曾修過大學心理學課程的父母也能學習這些技巧,並且懂得如何有效地適時地幫助他們的孩子。

父母是人,不是神

本來是兩個單獨的個體,突然間轉變為先生和太太,以及父母親的角色。嚴格而言這種轉變並非好現象,因為它會導致父母忘了自己仍然是人,只要人就會犯錯,人有其限制,人有真實的感情。當他們失去了自我,更忘了他們的情緒可能因時因地而不同,他們無法自由地表達自己,以為父母的身份必須優於他個人。

這訓練告訴父母無需丟棄人性,而成為稱職的父母。你能夠接受自己面對孩子時,所擁有的正面及負面的感覺。 真實的父母,有時對孩子的某些行為可以接納,有時卻有無法接納。

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

[閱讀] 《冰山在融化》 變革的步驟與溝通

《冰山在融化》/《Our Iceberg is Melting》,從前看過網上版本的介紹,是一本講述如何在企業內推動變革的寓言故事,今次經過圖書館看到。心想不一定要是公司的大型變革,面對在很多程序中的小改動,是否都可以有學習之處?而書中的八大步驟分別是:

「搭建平台」
步驟一:建立危機意識
幫助大家意識到變革的必要,以及馬上採取行動的重要。
步驟二:成立領導團隊
確保成立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團隊,一個具有領導才能、公信力、溝通技巧、權威、分析技能和危機意識的團隊。

「做出決定」
步驟三:提出願景
讓大家清楚認知變革後的未來與過去會有什麼不同,預見願景落實的步驟。


「實行變革」
步驟四:溝通願景
盡可能讓全體成員理解並接受變革願景和策略
步驟五:授權員工參與
盡可能為那些願意投身變革的人掃除障礙。
步驟六:創造近程戰果
盡快取得一些看得到成果的勝利
步驟七:鞏固戰果並再接再厲
取得初步成功後要更加努力,不斷進行變革,直到將願景變為現實。

「鞏固成果」
步驟八:將新做法深植企業文化中
堅持新的行為方式,確保他們成功並日益強大,直到取代舊傳統,成為企業文化。

故事中面臨融化危機的冰山,可以是整個公司、部門,但應該也可以是一個職場小薯仔,日常所面對的工作?只是當然地規模有別。例如,小薯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有事情發生,留意到一些徵兆,預計日常流程需要改變。希望提點自己可以這樣做:

1. 馬上讓大家看到情況。挑選一個小型的領導團隊,大扺1至2人的SME/Change跟進。
2. 讓團隊研究處理的方案,提出主意和步驟。(耐心和追蹤進度)
3. 向全體成員解釋方向和做法。了解執行者會面對什麼困難,並嘗試協助掃除。盡快有一些可見的成果。累積成果直到完成改變。
4. 將新流程傳送給所有人,監察新流程的執行。

此外,現實會面對的困難,可能是如何順利推動每個步驟當中涉及的參與者。企鵝弗雷德每天觀察冰山,本身是可算是冰山狀況的SME,但這方面的知識冷門得其他企鵝沒什麼認識,大家因習慣而既有的信念是:冰山是大家安穩無憂的家。所謂推動變革,一個重要部份就是推動這些「企鵝」/「人」們去進行變革。

就像在研究型的弗雷德推動行動派的主管愛麗思時,最有效的是帶她親自看看。為準備在時間匆匆的領導層會議中說服高層,他要預先了解與會者的特質,才決定以看得到的模型輔助和動之以情的說話來闡述主張。然後讓大眾理解現況時,也是類似的方法,可以眼見的模型作類比。

而企鵝國王路易士成立團隊後,先是要聯繫大家關係,讓成員對團隊有信心,再由成員不斷發掘和討論各種方案。決定方案後,就是溝通上有親和感染力的巴迪和路易士向群體交待方向,帶動大家。過程中群體內成員可能有想法可以幫助變革的過程,團隊就去支持這些願意貢獻的小企鵝實踐他們的計畫。

相比步驟,這份推動力的作用更能在不同層面的工作有所作用。 無論是Change,以至恆常Routie的、各種零碎Ad hoc 的。回到小薯的辦公室工作上,看完這本書後的想法,一個立即可以嘗試的行動,就是留意一下這 8 個步驟是否改善這些日常的改變。

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青蝶脊-尋路 + 屯門青山的聖山墩臺考察

路線:青蝶脊-青山山頂(517副頂、發射站、韓陵片石亭)-青山青雲站
點去:屯門市中心,乘巴士 K52 往望后石站 ,過馬路後沿龍門路向巴士的反方向走,經過將來的隧道入口之後沿臨時行人路行,有樓梯處即為青蝶脊的登山入口。
需時:從 龍門路 入口到 青山發射站,大約 1 小時 45分,從「韓陵片石」亭到山腳約 45 分

 青山,今次探索了一條經青山南面「青蝶脊」的登山路線。上一輩的行山界有一條稱為 「杯靈雙渡」 的「考牌路線」,經過杯渡山(屯門青山)和靈渡山(元朗圓頭山),當中上青山一段經東面青山禪院的話,已經是修葺好了層層的階級急上山頂,數年前上青山接走良田坳下白泥時已經走過,算是上青山的大路之選。去年留意到另一個選擇則是連接青山和蝴蝶灣的「青蝶脊」。




2019年2月6日 星期三

[閱讀] 「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

< 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我們養育小孩,是否要按著某套「教養」的方式,將孩子管教養育成醫生、律師、或某個大家希望將來要達成的職業?是否可以我們到要訓練孩子在音樂、語文、STEM等各個方向變成專才?


在了解本書的觀點之前先要區分另一個有關「教養風格」的概念:Parenting Style 是 按 家長控制 (Parental control) 和情感關愛 (Parental warmth) 兩個維度 劃分的四象限分類。普通推崇恩威並施的權威型教養風格,不過風格的形成和尺度會受社會文化時宜等因素影響著。這個常見的「教養」詞彙在本書旳內容中沒有提,這是留意中文書名時要區分的一個誤會。
專制型(authoritarian)、權威型(authoritative)
疏離型(uninvolved)、放任型(permissive)
而本書所不同意的「教養」,是指以為有種絕對標準的方式,作為做人父母/教養孩子的公式;是指家長以為可試圖形塑孩子未來的模樣。父母所造的事,不是一項工作,或職務。如果有一個共同目標:要將孩子變成一個更好或更快樂或更成功的大人,這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而非為了達致某個標準答案。無論夫妻間、親子間、以至人類共同撫養的行為,這書認為這份愛和親密不再是虛無或哲學的觀念,而是演化出來的天然因素。

書中借助有關孩子發展的科學 ,透過各種實驗顯示孩子學習時一些與成人不同的特質。例如提出:人類成年期和幼年期的共處,讓小孩有足夠的幼年期去發揮學習和探索的特質,讓將來的他(以至人類族群)能夠適應變化、進步。而真正教養的關鍵仍是親子關係,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相處,如何提供環境讓孩子發展他自身的可能性。原文書名會更反映到這個觀點:木匠 (carpenter) 和 園丁(gardener) 的分別 。「愛並沒有標準或是藍圖,其意圖並不是要改變我們所愛的人,而是給予他們成長茁壯所需要的東西」。

2019年1月27日 星期日

體驗手作步道-「自己山徑自己修」(Day 2)

為斜度大的路段加上石梯級

進入第二日的工作坊,上星期日活動完結後徐老師的「千里步道」團隊就要回台灣了,今個星期就由香港漁護署的現職/退休同事 帶領,最老資格的幾位退休或快將退休的老總、師傅,各位年輕管事的也懂是交給他們帶領大家。示範一時各有主見,是老師傅的經驗;一時對對方想要什麼,兩人又合作無間:「以前一齊砌左成條路上馬鞍山喎」

這次不用木頭,而是完全用石處理。在坪墩村,大網仔路附近的山徑起步不遠之處。附近的大石比上次多,第一步都是採石,說有拳頭大的才看上眼,當然是因為工法不同之故,過程和成品的確是沒有碎石的需要。到之後砌石時也遂漸會發覺分得出不同質地的石頭:有容易打碎的粉石,多帶點粉紅粉黃色,折面會看到顆粒質地,應該是沉質岩類;有種打開的折面會是黑色片狀,聲音清脆,有點陶壺感覺的,可是岩石類型就不懂分別了;而最合適使用的就是常見的花崗岩質地。



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體驗手作步道-「自己山徑自己修」(Day 1)

台灣的陸地面積是香港的 29 倍,人口只是香港的 3 倍。山徑的使用率去看,山跑比賽一年就有二百多項,竟然小小的香港卻是亞洲第二。山徑使用頻繁,路面的損秏也多。綠惜地球、千里步道、漁護署,這兩星期就舉辦了一個「自己山徑自己修」的活動。
修復前後的對比,將沖蝕溝回填成土木階梯
事前的講座亦由 台灣「千里步道」的嘉賓分享有關手作步道的經驗。從海外幾個較大型的志工組織講起,包括講者參與美國-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志工(The Appalachian Trail Conservancy,ATC)的經驗,從當時選擇㧵石仔的故事和經驗,到當地導師如何講解;在補路修橋的過程中,處理不同情況的工法和一些設計背後的考慮;講到回台灣後的步道發展,包括台灣近年推出「步道學」、找回傳統手作步道經驗的「步道師」、和政府合力修整傷健共融的步道等;再到世界各地的有趣步道分享。例如廁所設計、移動的橋、天然的樹橋等。也少不了香港步道-麥理浩有關郊野公園發展的一番話、和劉克襄的「四分之三的香港」的連繫、考察中看到傳統古道中的問路石和修路碑(東和墟)串起的歷史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