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

【閱讀】《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 一個 Google 工程師 X 佛教徒 設計的禪修靜觀入門指南

 《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

作者:陳一鳴



關於 Serach Inside Yourself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靜觀的推廣。陳一鳴在 Google 早期的 2000 年進入公司成為工程師的一員,本身是新加坡人,亦接觸佛學文化。2003 年某一天,或許只是他當下突發的奇想,他主動嘗試與當時到訪 Google 的美國前總統卡特合照,然後張貼在他辦公室的外牆。或許是出於大膽和有趣的搞笑行動,他把這樣的舉動持續下去,此後只要有知名人物來訪,他都會刻意等候要求合照。這成為他和 Google 內一個標誌性的動作,也就是書中開始前的名人合照集,也。

2007 年,陳一鳴運用 Google 允許員工的15%自由時間,可以開發和自己工作無關的教育訓練專案:Search Inside Yourself (SIY)。SIY 探索內在自我的訓練在隔年的 2008 正式推出,一年4 期,課程為期7 週,訓練總時數 20 個小時,內容是以禪修為基礎的 EQ 教導為主軸。 到 2012年 「Search Inside Yourself Leadership Institute(後簡稱SIYLI)成立,並獲得了Google SIY 課程的知識產權,致力於將這一培訓課程向更多的企業與個人推廣,也有了這本書的出版。

有天看到香港社福機構推出的工作坊活動宣傳,當時還未聴聞 Search Inside Yourself (SIY) 的內容是什麼,因為見到「原生於 Google 的世界級熱門自我成長課程」,所以就走去找找這到底是什麼東東,也就找到這本書。中文書名是《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明顯是加入了Google 有關搜尋引擎的元素(「搜尋」、「關鍵字」)。但還是從原文 Search Inside Yourself 會更單純的反映探索內在的自我 ,向內追尋自我成長的意思。

這書基本上以靜觀為本的內容。開始時以 EQ (或 Emotional Intelligence - EI) 這個比較多人認同其重要性的題目作出發點,首先試圖說服讀者: EQ 訓練的一個重要根源就是注意力,而注意力可以從平靜和注意自身開始。於是,也就進入靜觀的訓練,以至一些有關禪修的推廣。最後一章有關「Search Inside Yourself」背後歷程的故事,尤其值得留意。因為作者明白「禪修」無疑很多人開始時會覺得太遙遠、它的好處好像很虛幻;所以他從不同地方想到些想法和參考:目標方面,達到好像「運動的重要性」融入到現代人認知之中的程度;方法方面,在讀Daniel Goleman 的 《EQ》一書時如何想到兩者的連結;當然過程中也加上不同人物的參與,當然還有他的表達能力 。書本以外,也可以看看這些影片了解:

Search Inside Yourself | Chade-Meng Tan | Talks at Goog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8fcqrNO7so&t=433s
Joy on Demand | Chade Meng Tan | Talks at Goog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KQUy8NMEU


內客回顧

中文版除了每節的標題、副題外,各章也刻意加入一個個的「關鍵字」。雖然這些關鍵字或許不如原有標題那麼直白,尚可作為章節的少少重點提示:

一. Even an Engineer Can Thrive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二. Breathing as if Your Life Depends on It
三. Mindfulness Without Butt on Cushion


一.專注就是一個切入點,從 讀者所認識的 情商 (EQ) 連接到 作者想推廣的靜觀,這一章就是作為兩者之間過渡的一個因素;二.「平靜」 就是帶出和確立靜觀的主題,回顧內在察覺自己身體和念頭的靜觀。 三.「無限」 - 是指不受限制的方式。靜觀練習不一定只有打坐,可以在日常飲食和行路之中、或者溝通中的傾聽和回應。所以簡單的練習就包括 專注呼吸;不作為的靜坐留意自己身體感受的靜坐;隨時隨地的專注當下。

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閱讀】《受傷的醫者 - 心理治療開拓者的生命故事》

受傷的醫者 - 心理治療開拓者的生命故事》

作者:林克明|精神科醫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榮譽教授


縱然作者是醫學背景的人;但看這本書的時候,會覺得完全不像那種灌輸深奧科學知識的書,更像是沿著心理學歷史的幾條脈絡之下,一本人物傳奇和心理學發展的故事。因為從書中看到作者在美國期間搜羅外文傳記的有趣經驗,不像是一般只有理科背景的人;所以搜尋一下林克明,想不到還找出一段台灣的文化歷史。

1970年代,早在林克明在大學時期, 同為臺大醫學院的學生林衡哲,與「長榮書店」店長張清吉催生出「志文出版社」,出版了林衡哲自行翻譯之《羅素回憶集》和《羅素傳》,由此開展出的翻譯出版系列「新潮文庫」,開了一扇讓當時人望向廣大世界的人文天地的世界之窗,也擴展了讀者的文化視野和求知欲。而林衡哲與林克明等許多同學一起加入譯書的行列,他們所翻譯之書籍,以心理學、精神分析領域為主。《佛洛伊德傳》和《佛洛伊德全集》就是當時

Wikipedia - 志文出版社
【人心人術】用書愛台灣!三輪車夫催生新潮文庫 開啟台灣新潮的一代


除翻譯外,這群臺大醫院的醫師也經常聚在一起聊文學、談社會問題。不定期聚會持續到1971年後開始固定每月一會,留美的林衡哲稱之為「譯友會」。 臺大醫院當時試過翻譯醫學教科書,也開始籌劃出版醫學期刊。終於在1973年《當代醫學》創刊。1974年林克明赴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進修,在外地繼續接觸外文傳記。而隨著臺大把內科教學內容變成期刊文章。慢慢的翻譯文章愈來愈少,本土寫的文章愈來愈多,本土的《當代醫學》終於成形,直至2013 年結束。而《當代醫學》打算準備閉幕前的幾年,林克明醫師以「受傷的醫者」為專欄題目,每期介紹一位精神醫學或心理學界的開拓者。這一系列的文章加上後來作者再努力的增潤,做成《受傷的醫者》一書的出版。

優質的期刊,令我想起從前也會找尋台灣出版的期刊,當中那份閱讀的樂趣,那時多麼希望香港也能訂閱得到。《數學傳播》《科學人雜誌》《經理人月刊》,現在有些可以在誠品找到,但可惜一些只有小眾市場而內容深入的選擇仍是不多。

我們都是看當代醫學長大的─《當代醫學月刊》的傳奇


在本書的內容以外,作者的序中也提到,我認為是一個業餘為興趣而做學問的情況下,很值得欣賞的毅力和心態。

「這期間近跑圖書館借閱書籍動輒10數百本,包括塵封多年的古稀珍本,也是為了求證解疑,幸運找到了專家學者或事件見證人的聯絡方式,居然還常得到善意的回應,大師們曲折豐富的人生,讓我有機會再到品嚐「做學問」的樂趣,也磨練說故事嘅能力,想來心裏就充滿感激。
本書記述的15位傳主,每個人的成長、「成名」過程都極其艱難,他們也多長期為種種身心症狀所苦(如果用現代的診斷標準來看,他們就正是名符其實的精神科病人)就我所知因篇幅所限,未包含在本書中的許多其他先行者,也多有類似的經歷。就如孔子自述「我非生而知之者」,他們也不應該是天生的聖哲,因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所以他們的學問才會是彌足珍貴的生命之學,而我們後人,接踵其步,也必得「困而學之」,不只從書本與師長,更重要的是從他人及自身中學習,才有可能終於「學而知之」。」

《受傷的醫者》讓我們瞭解大師們也是人,一樣經歷各種人生際遇、 悲歡離合。對於他們所提出的具開創性的洞見,除了是學術工作的努力外,也有很多其實是生活經驗的累積。 相對其他如數學、物理等的自然科學發現所經歷到的的洞察力和推論驗證的能力,好像當其時的心理學更多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創見、魅力與表達力,去推廣其主張。 (例如是 彼得.賴克 (Peter Reich; 1897-1957) 的故事)

回到書的內容,自然地從最富色彩的佛洛伊德開始講起,他與榮格、阿德勒,以至後來一眾相關的人物的故事。由佛洛伊德與古柯鹼(可卡因)的側寫,若非佛洛伊德對自己想法的堅持或固執,以及對成就的強烈取向,未必能有「星期三心理學會」以至「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的出現。 而他的這些做出學術成就的過程中所表現的特質,又如何與他自小的成長,日常的生活呼應。

節錄一些最深刻的段落: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Foodie】紅石榴實驗 - 不專業Pink Lady Cocktail + 果汁軟糖

 「五月石榴如火」 - 這一句是在中學的圖書館的書看到,書名現在都忘記了,但那時候很喜歡那本書的詩詞選擇。每一篇就介紹一首詩,和它背後的故事。

我對石榴的印象,算是一直只有聽聞而已。知道以花而言,應該在農曆五月夏天,花開時顏色紅得似火;古裝劇往往有個丫鬟叫石榴、而石榴裙代表女子;而石榴又是一種水果,石榴多籽,所以有多子的意頭。還未認得有沒有在香港遇過石榴樹,有一刻也突然好奇就連作為水果的石榴,一直而來也好像沒有接觸。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一叢千朵壓闌干,翦碎紅綃卻作團。風裊舞腰香不盡,露銷妝臉淚新干。
薔薇帶刺攀應懶,菡萏生泥玩亦難。爭及此花檐戶下,任人采弄盡人看。」

從前是對比帶刺的薔薇、或生於泥塘的蓮花,石榴花的樹卻是長於尋常屋旁,而更為平易近人。但現今石榴果都已經少接觸,要尋找樹木上的紅花就更難認得。今天資訊流通發達,我們好像已經知道很多,但很多又好像不是那麼真的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