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青蝶脊-尋路 + 屯門青山的聖山墩臺考察

路線:青蝶脊-青山山頂(517副頂、發射站、韓陵片石亭)-青山青雲站
點去:屯門市中心,乘巴士 K52 往望后石站 ,過馬路後沿龍門路向巴士的反方向走,經過將來的隧道入口之後沿臨時行人路行,有樓梯處即為青蝶脊的登山入口。
需時:從 龍門路 入口到 青山發射站,大約 1 小時 45分,從「韓陵片石」亭到山腳約 45 分

 青山,今次探索了一條經青山南面「青蝶脊」的登山路線。上一輩的行山界有一條稱為 「杯靈雙渡」 的「考牌路線」,經過杯渡山(屯門青山)和靈渡山(元朗圓頭山),當中上青山一段經東面青山禪院的話,已經是修葺好了層層的階級急上山頂,數年前上青山接走良田坳下白泥時已經走過,算是上青山的大路之選。去年留意到另一個選擇則是連接青山和蝴蝶灣的「青蝶脊」。




早在12月前嘗試探路,但因為興建屯門至赤蠟角連接路的工程,令入口被圍板路障所遮蓋,沿蝴蝶灣附近走了大半小時都無功而還。近日見2018年末的一篇網上記錄是 在 K52 的 龍舟酒店站 下車前往青蝶脊入口的。 這天假日早餐後就試模仿行程坐車找入口。不過巴士過了蝴蝶灣公園,見下一個報站已經是望后石站了,途中也留意到疑似是山徑。對於沒有停站大概只是工程影響,不過奇怪的是根本沒有這間「酒店」,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查不到什麼。總算,在望后石站下車後看到附近有紅綠燈過馬路,心想往回走,一直往回頭方向走,會看到工程的範圍,但旁邊還是有行人路,大概過了隧道口後,終於到達入口處。
望后石站下車,附近有交通燈過路處

離開建築物後沿行人通道




入口處的樓梯級

回望龍門路,就在回旋處附近

入口只有一小段的樹林,只要小心看路不要走到先人的地方。很快就會見到電塔,然後一路上都是光秃秃的白色砂石地。這天近中午才起步,晴朗的好天氣遇上青山這邊山脊的路,開揚而少樹蔭,地質會想起九徑山南邊山脊時的感覺,全靠手上的行山杖才行得安心;這天的摸索用了約1小時45分從入口走到山頂;在走了大約 1 小時左右會遇到一條小峽谷上的峽窄的路,就像走過「菠蘿山」峽谷的那條窄路。更高處聽到風嘯聲,小心奕奕地走,想起類似的情景,其實自己也會想走一些可以輕鬆欣賞風景的路,但某個時侯總會被一些特別的路線,有種很想去看看的衝動。安樂與冒險是怎樣輪流主導自己的行為呢?見山上的杜鵑和春花木都開花了。到走到517米高的副峰標高處時,青山發射站已在面前,餘下的路也輕鬆了。
開始的一段正路

過電塔後進入戲肉



小峽谷(東)

小峽谷(西)

回望
快到山頂發射站
 
發射站上的真山頂
山頂下山北望

「韓陵片石」亭
途中的杜鵑

途中的車輪梅(春花木)
落下遍地的吊鐘花

經過上月的山徑維修活動,看到路上的沖溝、木級、石級,都會多了一份聯想。上山時看到的雖然都是天然的沖溝地貌,像之前所做的,不過亦留意到花崗石英的堅硬地質,怕動起手工時會費力不少。當過了發射站,下山的路就常見木石的階級, 木板會用鐵釘打實,而且所用石頭也更大。與要求天然材料的做法不同之處,以鐵釘代替木釘、水泥連結石頭,更穩固就減少了修護的工作。

體驗手作步道-「自己山徑自己修」(Day 1)
體驗手作步道-「自己山徑自己修」(Day 2)

大段的沖溝路

堅硬的石英

用鐵釘固定的木級

大石做成的梯級

部份填上水泥


記起多年前在香港行山網見到一批人尋找香港境內的墩台情況,對比對話和坐標,最後整理出的坐標地圖,認為在青山頂南面517米高的副峰發現的石堆就是聖山墩台的痕蹟。而屯門墩台則可能是在石龍拱。青山固然是現今屯門最代表性的山,但其名字還經歷杯渡山、聖山、瑞應山、清山,才到演變成青山;而今天我們的屯門有確實位置是屯門河的新市鎮。但過去比較濛糊,畢竟「屯門」得名是形容當時可以屯兵的海道大門,當船從西往東走過了急水門後,這個海門可以是今天的屯門至荃灣一帶。到清同治七年(1868)意大利傳教士製的《新安縣全圖》才有比較準確的地圖,而見用「團門」特指現今屯門市鎮一帶,這一個河道出海口。

Hong Kong Hiking Web - 港境內墩臺綜合情況
gwulo - Sacred Hill (Castle Peak) Beacon 聖山墩臺

港境內墩臺綜合情況 2012 by JW @ www.hiking.com.hk
清·同治七年(1868)《新安縣全圖》

有關青山即聖山,據清康熙《新安縣志》記載:「杯渡山,在縣南二十裡,高峻插天,一名聖山,南漢時封為瑞應山;有滴水岩,有杯渡庵,有虎跑井,韓愈、蔣之奇各有詩。」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 -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就標有「聖山」。這個聖山至掃桿鬱(應該就是今名掃管笏)一帶為標記為「屯門」。

*[或者石龍拱的基建是大軍營遺址,那麼九逕山一帶會是屯門墩臺可能之處;在當時九徑山之於屯門兩個名字的關係,見清嘉慶《新安縣志》卷四《山水略》:「九逕山,在縣南四十里,下臨屯門澳,明海道汪鋐帥土人殲佛朗機人於此。」描述的就是1552年的屯門海戰。
不過,但這樣的話卻與以下再講的聖山、屯門兩墩臺的地位不同,除非能夠有人在九逕山找出個實物痕跡來。亦只怕時日過去也會被其他的人為行跡掩蓋,如九徑觀音山附近建有的石瞭望台,九逕山上建有石屋,以至各種取石的活動。]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 -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
香港古地圖

剛才提到一份縣誌,明清時期的《新安縣誌》是當時包括香港地區在內的其中一份重要記錄。除了已佚失的版本,只有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成書,和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成書 的兩個版本能看到內文。

話說,康熙版的《新安縣誌》 中提到康熙七年時,某位大人提督親自踏勘展界。沿邊設置了21座墩臺。當中地名與香港相關的有:聖山墩臺、屯門墩臺、大軍營墩臺、九龍墩臺、佛堂門墩臺、大埔頭墩臺、黄竹角墩臺、麻雀嶺墩臺; 這些墩臺又分兩類,而有不同的作用和人手分配,將不甚緊要之臺,改作瞭望臺。例如 屯門墩臺 就設千總一員,安兵五十名。 而 聖山墩臺 則改作瞭望臺,只是設兵十名。

難為幾百年前的士兵要怎樣走上青山的聖山墩臺盡他的觀察瞭望之職。這星期六再度行青山,就是為了回顧這個疑似聖山墩臺的位置與現況。當身處墩台上的標高柱土丘上看,只是身處普通小山丘,砌石痕跡要在兩邊的路探頭出去才看到。墩台上除了北面的青山外,視野非常廣闊。西北面在上下白泥之外就是深圳灣大橋過境的后海灣區。西面可以看清楚看到龍鼓灘對出的內伶仃島,而遠方的珠海隱約見到是大海水平線上的陸地;南面觀察船隻從西向東經屯門和大嶼山之間的海道;東面沿海岸線與九龍山系的其他墩台呼應,因為比主峰更南,所以可以看到更多九龍方向的山。

從南面小路望土丘的東南方

從北面小路望土丘的東北方

土丘西北的石基底

土丘之上

東面沿海至九龍山系

東南 - 西北

深圳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地上)前期簡報 ,節錄如下: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新安縣誌》·卷八·兵刑志·墩堡:
「康熙七年,奉 特大人暨提督親行踏勘展界,新安沿邊奉設墩臺二十一座:
新安營地方: 碧頭墩臺,一座。 茅洲墩臺,一座。 嘴頭角墩臺,一座。鰲灣角墩臺,一座。南山墩臺,一座。聖山墩臺,一座。屯門墩臺,一座。大軍營墩臺,一座。九龍墩臺,一座。佛堂門墩臺,一座。大埔頭墩臺,一座。黄竹角墩臺,一座。麻雀嶺墩臺,一座。鹽田墩臺,一座。鴉梅山墩臺,一座。東坑墩臺,一座。西山墩臺,一座。深圳墩臺,一座。五通嶺墩臺,一座。大梅沙墩臺,一座。小梅沙墩臺,一座。續奉文行查,將不甚緊要之臺,改作瞭望臺。

新安營汛地,實造墩臺八座:碧頭墩臺,一座,安兵三十名。茅洲墩臺,一座,安兵三十名。嘴頭角墩臺,一座,安兵三十名。鰲灣角墩臺,一座,安兵三十名。屯門墩臺,一座,設千總一員,安兵五十名。九龍墩臺,一座,安兵三十名。大埔頭墩臺,一座,安兵三十名。麻雀嶺墩臺,一座,設把總一員,安兵五十名。其南山、聖山、大軍營、佛堂門、黄竹角五座,俱改作瞭望臺,每臺設兵十名。
大鵬汛地,實設墩臺四座:鹽田墩臺,一座,設千總一員,安兵二十五名。鴉梅山墩臺,一座,安兵一十五名。東坑墩臺,一座,安兵一十五名。西山墩臺,一座,安兵一十五名。其深圳、五通嶺、大梅沙、小梅沙四座,改作瞭望臺,每臺設兵十名。
其碧頭、茅洲、嘴頭角、鰲灣角、屯門、九龍、大埔頭、麻雀嶺、鹽田、鴉梅山、東坑、西山一十二臺……捐解修築。」
清・嘉慶廿四年(1820年)的《新安縣誌》·卷十一 ·經政略·經政四·兵制·墩臺:
「碧頭墩臺(東莞交界)、嘴頭角墩臺(改汛房外委一員)、茅洲墩臺(把總一員)、大埗頭墩臺(改汛房) 、屯門墩臺(改汛房把總一員)、麻雀嶺墩臺(今廢) 、鰲灣角墩臺(改汛房外委一員)、九龍墩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