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Math] Derivation of Kepler's Law (Part 2)

上一篇在繼續了解Kepler 1st law 的證明前,先要重溫一下微分方程和幾何,所以到圖書館找找書,借了本 《Applied Maths for Engineering》 重溫一下微積分和各種數學工具。

很多時看微積分的過程時,都會被一些看似是微分 (dx、dy) 的移項而感到混亂。記得聽說過雖然做起來不大分別,但概念仍是不同的。今次重溫的一個得著就是弄清楚這些基礎再出發,對閱讀別人的運算時有幫助。

對導數的正式定義是 $\frac{\text{d}f}{\text{d}t} = \lim_{h \rightarrow 0} \frac{f(t+h)-f(t)}{h}$。但可以換一個形象化的方式再看一次:有一條方程式 y=f(x),在一段很細小的範圍內,斜率是 $\frac{\delta y}{\delta x}$。這裡看成除法或分數仍然有效,因為分母仍不是零,仍未觸及「無窮小」這個所謂「消逝量的幽靈」。接下來當考慮 $\lim_{\delta x \rightarrow 0}$ 時,才開始寫成 $\frac{\text{d}y}{\text{d}x}$。當中的 $\frac{\text{d}}{\text{d}x}$ 是一個符號、函數、或運算子,作用於 $y=f(x)$。所以,從前學「Chain Rule」時可能聽過 $\frac{\text{d}y}{\text{d}x} = \frac{\text{d}y}{\text{d}u}\frac{\text{d}u}{\text{d}x}$ ,或者積分時 $\int \left(u^2 \frac{du}{dx}\right)dx$ 可以「像」分數相約般操作,但實際上,要抽半個符號出來,甚至還能運算,是不合理的。不過,如果回到取「無窮小」($\lim_{\delta x \rightarrow 0}$)之前的 $\frac{\delta y}{\delta x}=\frac{\delta y}{\delta u}\frac{\delta u}{\delta x}$ 或 $\sum_{\delta x} \left(u^2 \frac{\delta u}{\delta x}\right) \delta x$ ,就容易理解了。

還有一個例子是找出一個平面的重心時,可以用這樣的積分:$(x,y) = \left( \frac{\int xy \text{d}x}{\int y \text{d}x}, \frac{\int xy \text{d}y}{\int x \text{d}y} \right) $  也這個有助了解 $x$ 和 $\delta x$ 在積分中的分別。
(這個 $\int xy \text{d}x$ 稱為 "First Moment of Area about y-axis",統計上的 "First moment" $\int x f(x) \text{d}x$  這個名詞跟這個有關嗎?)


一些有用的總結:
 $y=f(x)$  $\frac{\text{d}y}{\text{d}x}$
 $ax^n$  $anx^{n-1}$
 $\sin ax$  $a \cos ax$
 $\cos ax$  $-a \sin ax$
 $\tan ax$  $a {\sec^2} ax$
 $e^{ax}$  $a e^{ax}$
 $\ln ax$  $\frac{1}{x}$
 $uv$  $u\frac{dv}{dx} + \frac{du}{dx} v$
 $f(u)$  $\frac{\text{d}y}{\text{d}u}\frac{\text{d}u}{\text{d}x}$
 $y=f(x)$  $\int y \text{d}x$
 $ax^n$  $\frac{a x^{n+1}}{n+1} + C$   $(n\neq -1)$
 $\sin ax$  $-\frac{1}{a}\cos ax + C$
 $\cos ax$  $\frac{1}{a}\sin ax + C$
 $\sec ax$  $\frac{1}{a}\tan ax + C$
 $e^{ax}$  $\frac{1}{a} e^{ax} + C$
 $\frac{1}{x}$  $\ln{x} + C$
  • $\delta A = y \delta x$  =>  $\int dA = \int y(x) dx $   或   $\int_{A_{x0}}^{A_{x1}} dA = \int_{x_0}^{x_1} y(x) dx$
  • $\sin^2 x =\frac{1}{2}(1-\cos 2x) $

Kepler 1st Law:行星循橢圓軌道圍繞焦點上的太陽運行

回到 Kepler 1st Law 的證明,今次更多需要用到微積分的技巧。溫習過後,從維基就可以找到看得明白的證明。以下開始前先再補充一下背後是什麼回事。當初人們相信地球的公轉軌道應該是完美的圓,但後來從觀察發現似乎是橢圓軌道,這怎樣解釋呢?天上的世界不應該是完美的嗎?......直到牛頓發現了描述物體運動和引力的數學方程式,我們就是要由這些工具導出橢圓形的公轉軌道,原來,數學邏輯和物理規律就是背後的自然原理。 

現在,我們想得到一條形容地球位置的方程式,而這結果中的方程式應該會符合橢圓方程。我隨著物理量的定義和物理關係的理解,手上有大堆砌圖板塊有關,部分是「質量」、「引力常數」等不會隨時間變化的量,變量部分例如地球在軌道上運行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而其實,速度是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加速度是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透過形容這些位置衍生量(Derivatives)關係的方程,去找出形容位置的方程,就是求解「微分方程」所能做的事。

從動量 $L= \omega mr^2 = \frac{d \theta}{dt}mr^2$ 開始。設 u=1/r。

$\theta$ 的一次導數:
\begin{align}
\dot{\theta} = \frac{L}{mr^2} = \frac{Lu^2}{m} \\
\end{align}

根據 Chain Rule 和角動量 $L=\dot{\theta}mr^2$,$\frac{d}{dt}$ 的表達可以轉化為 $ \frac{d}{dt} = \frac{d\theta}{dt}\cdot\frac{d}{d\theta} = \frac{L}{mr^2}\cdot\frac{d}{d\theta}
= \frac{Lu^2}{m}\cdot\frac{d}{d\theta} $

r 的一次導數:
\begin{align}
\dot{r} = \frac{d}{dt}(r) &= \frac{d}{dt}(\frac{1}{u})  \\
&= \frac{Lu^2}{m}\cdot\frac{d}{d\theta}(\frac{1}{u})  \\
&= \frac{Lu^2}{m}\cdot-\frac{1}{u^2}\frac{d}{d\theta}(u)  \\
&= -\frac{L}{m}\cdot\frac{d}{d\theta}(u)  \\
\end{align}

r 的二次導數:
\begin{align}
\ddot{r} = {\frac{d}{dt}}^2(r) &= \frac{d}{dt}(\frac{d}{dt}(r))  \\
&= \frac{Lu^2}{m}\cdot\frac{d}{d\theta}(-\frac{L}{m}\frac{d}{d\theta}(u) )  \\
&= -\frac{L^2u^2}{m^2}\cdot\frac{d}{d\theta}(\frac{d}{d\theta}(u) )  \\
&= -\frac{L^2u^2}{m^2}\cdot{\frac{d}{d\theta}}^2(u)  \\
\end{align}

準備有關做成「引力」和「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方程式
\begin{align}
a &= -\frac{GM}{r^2} + r{\omega}^2   \\
\ddot{r} - r \dot{\theta}^2 &= -\frac{GM}{r^2}  \\
\end{align}

把 $\theta$ 和 $r$ 的導數放進去,會整理出一條二階微分方程。
\begin{align}
-\frac{L^2u^2}{m^2}\cdot{\frac{d}{d\theta}}^2(u) - \frac{1}{u} \frac{L^2u^4}{m^2} &= -{GMu^2}  \\
{\frac{d}{d\theta}}^2(u) + u &= \frac{m^2}{L^2u^2}\cdot{GMu^2}  \\
{\frac{d}{d\theta}}^2(u) + u &= \frac{GMm^2}{L^2}  \\
\end{align}

$u$ 的一個特解是 $\frac{GMm^2}{L^2}$ 。以及相關的齊次微分方程 ${\frac{d}{d\theta}}^2(u) + u = 0$ 。這個形式的齊次微分方程的解是:$C\cos(\theta-\theta_0)$。

所以完整的一般解是:$u = \frac{GMm^2}{L^2} + C\cos(\theta-\theta_0)$

取 $\theta_0$ 令 $\cos(\theta-\theta_0)=-\cos\theta$;和設 $e = C \frac{L^2}{GMm^2}$,代入後得到 $ \Rightarrow u = \frac{GMm^2}{L^2} (1- e\cos{\theta})$,所以:
$$  r = \frac{L^2/GMm^2}{1-e\cos{\theta}}$$


對比圓錐曲線的方程式:$r = \frac{l}{1-e\cos{\theta}}$ ,對於 $0<e<1$ 會得到橢圓;$e=0$ 會得到正圓軌道;$e=1$ 會得到拋物線軌道;$e>1$ 會得到雙曲線軌道。可以留以到,圓形或拋物線都是一種特例(圓形應該更難得)。如果系統轉動的動量夠大的話,會沿雙曲線軌道接近後飛走;動量不夠大的話,就會被捕獲而循橢圓形軌道公轉。 這些留下來的天體,如太陽系的行星,吸引到開普勒綜合出他的第一定理。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Math] Derivation of Kepler's Law (Part 1) 和 Briefing on Conic Section

上周提到在重溫《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書的第 3、4 篇寫到有關微積分的 $\frac{\text{d}f}{\text{d}t} = \lim_{h \rightarrow 0} \frac{f(t+h)-f(t)}{h}$ 和萬有引力公式 $F=\frac{Gm_1m_2}{d^2}$ 。這書也寫到 Isaac Newton(牛頓) 和 Robert Hooke(虎克) 誰發現萬有引力的爭議,以及牛頓寫成的數學式驗證了 Johannes Kepler(開普勒)行星軌道定律,這個實際應用上的貢獻。開普勒從大量的觀察數據和自身的數學能力,綜合出有關行星軌道的三條定律,在實際運用時比傳統的圓形軌道計算更接近觀察,所謂「The truth is out there」,雖然當時未必明白定律背後的原理,但絕對是當時天文學上的偉大發現。這直到牛頓的出現,1687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一口氣涵蓋了微積分的基本概念、物體運動三大定律、有關引力性質的方程式,從而數學化地推導出開普勒定律,等等⋯⋯ 看到這些,就想起中學數學老師說過他也曾嘗試推導開普勒定律,是用當時我們所學的程度就足夠,現在想來大概是想鼓勵我們嘗試吧。嗯... 我旦求明白就好了。

開普勒三大定律
一:行星循橢圓軌道圍繞焦點上的太陽運行;
二:行星運行時,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同時間內所掃過的面積相同;
三:行星公轉的周期平方和橢圓軌道半長軸的立方成正比。 $T^2 \propto a^2$;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據 此連結 分為三篇,開始時先下了有關 質量(m)、動量(mv)、 慣性、力(F)、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八個定義,提出三大運動定律,及其推論。第一篇討論與微積分有關的定理、萬有引力定律和行星運動;第二篇討論介質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三篇討論萬有引力理論在天體運動上的應用。現在物理課學到 Newton's Laws 時,大概也沒有提到這是牛頓為了天體運動的研究。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Math] 重溫 畢氏定理 及 對數運算公式( Also: Euler's Number e)

問題:試證明長方形 BPDE 的面積等於 $a^2$。
(提示:證明三角形 ABF 與 EBC 全等。)
今個月翻借了這本書《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來看,回顧一些重要的公式,開首第一篇就是直角三角形的畢氏定理 $a^2+b^2=c^2$。雖然知道畢氏定理的證明有很多很多,但慚愧一直沒有記得過怎樣證明畢氏定理。於是今次上網看看,原來經典的證明就已經很簡單,以 Euclid 在《Elements》中的證法為例,用到全等三角形、和三角形與矩形間的面積等化,只要幾步就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