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前後的對比,將沖蝕溝回填成土木階梯 |
第一個實地施工的周未,地點位於麥徑 M74-M75 當中的一段,早上大伙們從企嶺下管理站坐車到山徑下出發。先一齊搬木頭木椿和各種工具上山,一根做梯級的木頭有約一米長,橫斷面有15cm 闊。放到露營背囊中或用繩和膠喉綁成揹帶,這過程只有用人力一步步走到目標路段。之後也要在附近的山坡草叢搬運大量石頭作為材料,以人傳人方式運到山徑上,再用畚箕運到施工地點。然後就聽講解和分組行動。
共分為 3 組去處理 2 處山徑。我們這組的位置在下方,環境相對闊落位置的一段沖溝,做土木階梯、沖蝕溝回填、路面回填碎石夯實、鋪設路緣石。木頭以外需要的大石頭也多,石頭有大有小,在做梯級時會用大石做底,讓地表下的石隙之間能夠去水,逐漸到表層用的細石、泥層、枯葉,走得自然舒適。小細節如路邊為免走出新路,有時旁邊會削成直坡,或者路緣石點出所設定的路邊。也要留意整體方向高低,梯級前沿的土要舖得微微拱起才襟踩。而上面小組的樹叢密點、斜度大點,所以除了階梯外,還有為了減漫水流積聚的位能/動能而埋上的石砌截水溝,以至為步道整理路線,繞過枯樹和落差較大的位置。
施工前要預先杖量好梯級的大木頭要放置的距離,以整條路的高度長度計算,放置橙色旗仔顯示位置。一般是從下以上地逐級建設,只是在多人的情況下,就再分3組人去分段工作,但過程中就更要留意每級與前後的關係是否對得好。計上第一級其實是漁護署的師傅「老總」所做的梯級,我們小組完成了那段 11 級的階梯。
先放上大木頭調整好高低和方向,底下可能要挖些少泥土穩定木頭;用鐵筆貼著木頭前,離兩邊約一個拳頭的位置插洞,再用槌仔和大鐵槌打穩木椿。要保持木椿的完整和避免裂痕,才能減少日後滲水破裂而提早損秏,所以小手槌的話可能用勞工手套給木椿面保護下才錘打,木椿未夠穩固時用大鐵槌的話,就千萬用工具代替手扶才能放心安全。細節上也要留意儘量是選木椿平順無節的一邊貼著大木頭,深入得靠穩固但留返至少擋到大木頭的1/3高度,太高的可以最後才用大木工鋸去鋸掉。當木椿打好以後就可以在木頭的後方放置或打入大石,深坑就更要大大大石才能夠填,在路上的話儘量找鬆動的石頭作材料,保持土質的結實,樹叢中的一些穩重的大石就要靠工具去剷起,集幾人之力才能搬動 @@。石頭基本上只需放左木頭後方(或下方填坑),提供堅硬而有去水性的梯級基底,從底層大石到淺層小石。用鶴嘴鋤在旁邊的泥土垂直削出直壁,泥土也可以用作回填成梯級的路面。最後就是不停踩實和是補上足夠令路面隆起的泥土,灑些落葉,讓路面整得好像沒有整過般自然。
回顧香港設立郊野公園的歷史,第一批山徑至今已存在40多年。今次這種方法所造的步道,木頭始終是會受天氣雨水環境等侵蝕,據說估計狀態只能保持約2年;手作步道以手作和貼近自然材料的形式進行,對比一些漁護署本身造路的方法:例如以水泥混合該地方土壤(讓成色相近),我覺得算是各有利弊和價值。事後也有估計一下職員平日的速度,可能實際施工職員們平均速度是我們新手三倍,但備料搬運方面人多好辦事就讓一天內做到更多。雖然微觀上看是要專人才有專業的效率,但整體卻是如果每人出一分力才有最大成果。過程中亦讓大家一批平日都是行山跑山的朋友,以至過程中看到的郊遊人士,體會到山徑是工友們背後怎樣維持的。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句話:習慣存在的東西不是必然的,都是有人背後默默付出。相比以往單純漁護署或NGO舉辦的活動,可以看到制肘少了而資源成效都多了,正如往往靠不同人的合作才能發揮更大效用,這也是不同團體的合作才有這個成效,欣賞今次活動由 政府部門 + NGO + 外地的業餘專人 + 本地的普通市民 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