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嚤囉山-屯門寮屋區的社區導賞

這已經是一月初參加的一個社區導賞團。屯門舊墟嚤囉山位於后角天后廟的後面。因為在附近工厦租了迷你倉的緣故,經常會經過連接天后廟外和屯門公園的天橋,只是之前一直未曾走進廟前的廣場空地,更不知有後山的這個村屋/寮屋區。現在一般多以天后廟稱呼這邊,天后廟前的天后廟廣場是每年屯門區舉辦年宵市場的地方,今年也去了,地方不大,規模也不算大。這個是從前的屯門舊墟,現今平日已經沒有墟市或市場了,它的一部份在新市鎮發展時納入工廠區。部份舊墟的村民搬到新墟旁立了一個較小的舊墟村,另一部份山上的寮屋區就和小山一起保留了下來,「鄉村範圍圖」中是為 屯門鄉事委員會下的「屯門舊墟」也是一村分為兩地,這邊是是較大面積的嚤囉山村,而搬過去的舊墟村就是新墟旁的那邊。

1976年新市鎮發展時的屯門,
(圖中間)嚤囉山就在河道出海口的小山。
Wiki 上 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 填海前寬闊的青山灣,
"清山"之下的"田門"出海口,可見口角的形狀和的小山



(口角)后角天后廟

屯門年宵市場

嚤囉山上有村民街坊居住其中,但區內的配套及支援不足,是次導賞團就一同深入社區,透過親身的對談及觀察,發掘及了解屯門這個社區歷史文化、需要及現行服務的推行情況。帶隊的是仁愛堂的地區社工。開始時先從屯門站集合出發,在輕鐵屯門站底下,沿屯門公園河邊的跑步單車徑前行,在友愛邨前過了橋後就會見到后角天后廟。這條新橋在2016年落成,據新聞資料,「屯門河行人橋」全長約86米,由房協負責出資和興建。從2007年提出計劃,2013年招標,工程費原為8000萬。到最終埋單工程費用達港幣1.345億元。房協除了策劃和監督該項工程外,提供港幣5,500萬元的興建費用,餘額港幣7,950萬元則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屯門區議會把該行人橋定為「屯門古今文物徑」的起點,沿徑經天后廟、穿過工業區、聖彼得堡堂、走上青山禪院。橋上也設有展示板介紹屯門區的歷史。
屯門河行人橋
橋上的「屯門古今文物徑」指示牌

在天后廟廣場內,面向天后廟的右方先是一個花炮展覽館。展覽館後方有路上山,入口處放著一些流動的木製玩具,是早前一個地區計劃的結果。在2017年仁愛堂和社聯一同在屯門嚤囉山村發起鼓勵社區提案的《社區營造研究計劃》,由村民提出認為有用的方案。此前仁愛堂社工走訪村落收集居民意見,整理出7個提案,包括在空地裝搖搖板、在暗處裝太陽能燈、在斜路鋪上防滑物料等,除了其中的修樹方案因經費不足只供參考外,在年尾的社區提案投票日中,票數最高的兩個方案將由公益金贊助的社聯社區營造研究計劃資助,在兩個月內實行。當然要實踐計劃也是多方面資源的支持,也許這也是成功的策劃者所要求的能力吧。天后廟廣場是村口外最就腳的休憩平地,但這裡並非遊樂場,廣場由康文署管理,如無政府同意也不能興建固定遊樂設施,所以才有流動的木製玩具主意,如無人看管的話,被定為雜物垃圾的話就會被清走,於是會繫於燈柱旁及掛上村民委員會物資等字眼。
木製玩具

社區提案、社區落實.....
但如果不能進一步加入區議會的支持和政府預算的協助,談何容易?

當我們走上村內,少數大門入口設有太陽能燈。太陽能燈存有效能的穩定性和位置的限制,但因為對於正式的街燈設施,鄉村要和全港的鄉村一同申請及排隊。先要向民政事務署申請,由民政總署統籌,每年總共400支的額度"分配"發散予各區,進入路政署的「新界鄉郊地區安裝路燈計劃」的輪候冊,而輪候冊上就有數千個支在排隊中,按優先次序 ,之後再舉行實地會議,實地視察及訂定位置等。最後安排工程,以至動工後還要解決工程中的問題。以2015年輪候冊上的2693盞申請和每年400支安裝配額,已經是6年的時期,加上新增申請和安裝時間,難不成10年? 2015年10月審計署的<第65號審計署署長報告書>中,有關管理公共照明系統部份,就有提及鄉村照明設施安裝工程的流程和問題。

儲存太陽能的街燈
另一個簡單的行動是為出入口加上編號,因為這個嚤囉山村四周都是街道,有眾多出入口,要向朋友或救援等指示位置也有困難。但加上編號後,例如可以約人在洪祥路新平街的的3號出入口見面等。之於複雜得多的發展,如村內空置多時的廢校舍又該如何使用?就涉及更大規模的項目了。除了嚤囉山村外,社聯還分別和另外兩個非牟利機構在秀茂坪、西區進行其他試驗,希望推動社區自發的文化。這套社區參與的做法在台灣就早有政府的支持和推動,提出了「參與式預算」   。香港在2013年《施政報告》中就有過宣布開展社區重點項目計劃,為每區預留一次性的1億元撥款,以便區議會進行一些較具規模的項目,造福社區。只是相比之下仍未去到目標由社區的人民去提案,而且至今仍未進行的居多。-<18區重點項目 3年僅1項上馬>。今次導賞團就源於少數已經在推行中的計劃-屯門區的青少年發展計劃

屯門區社區重點項目計劃資料: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tm/tc_chi/links/links.html
屯門區議會 2017年3月7日會議討論文件: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tm/doc/2016_2019/tc/dc_meetings_doc/11817/dc_2017_013.pdf

入口編號

一位上年紀的老伯介紹,他大約是第2批搬到嚤囉山的居民。嚤囉山之名也不知為由,可能是附近有嚤囉居住。當時屯門的平地已經有人居住了嘛,那一代人詢問過當時的原居民讓他們在這裡定居,就自行建屋居住。相比於所謂「原居民」-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前已經在當地生活的居民,(或者:基於新界鄉郊的土地丈量約份測量的地圖,1905年能制定《集體官契》時,交出清政府時期的紙仔、紅契、白契作記錄的地主或承租人),這群後搬進來的就是「非原居民」。
 Land Surveyor WordPress - 新界丈量約份土地測量
 Land Surveyor WordPress - 補租地段 Taxlord Lot

話說香港的歷史,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不同港島九龍的佔有形式。所以在土地的制度上設立新界田土衙門,和以集體官契的合約方式處理。在五十至六十年代,香港人口隨著大量內地移民湧入及出生率上升而急劇增長。數以十萬計市民在未發展和未批租的政府土地或已批租的私人農地上搭建「寮屋」,解決即時的住屋需要。後來為逐步減少寮屋數目,香港政府設立了寮屋管制組(寮仔部)。政府於1982年進行全港寮屋調查,並宣佈容許已登記的寮屋繼續保留,直至有關土地須用作特定公共發展用途或有消除明顯危險的需要。政府會為未拆卸的寮屋區進行所需的基本設施修葺工程,改善寮屋的居住環境,同時加緊巡邏,在發現新的搭建物時即時清拆,以控制寮屋數目。修葺時也有特定的限制,位置、尺寸、建築物料和用途須與1982年寮屋登記的記錄相符,意願是讓寮屋自然淘汰。如洪祥路村口的一個「廚房」打算重建而拆毀了後,就再不批准重建。沒有了土地上的寮屋,土地就要歸還政府等待批租,以鐵絲網圍封。以1982年作為分水嶺的寮屋清拆及管制政策一直沿用至今。已存在的寮屋是「暫准存在」的臨時搭建物,對於寮屋有登記人制度,寮屋本身不準擴建或買賣。登記人對土地沒有所謂業權,但在當事人之間的私下承諾,實際上存在不同的寮屋買賣和租務。

68號審計署報告書-寮屋及持牌構築物的管理
寮屋上會有紅字記錄

圍封了的政府土地

公營租住房屋的歷史也和寮屋區有關,1953年的石峽尾木屋區大火後,興建了石硤尾徙置區(石硤尾邨),接著開展了政府的公營房屋計劃。 <主教山 - 石硤尾的晨運綠洲>。再到1972年麥理浩提出的十年建屋計劃,開始注意公共房屋的質素。屯門、沙田、荃灣這些第一代新市鎮也在這階段發展。一方面部份寮屋居民因為居住環境的改善也會以上樓為目標,另一方面部份居民亦有留守和改善寮屋環境去繼續生活的。以當日所知,現今的這個寮屋區也多是外來的"租客",對地方的歸屬感也未必高。生活上的問題如垃圾處理,就是一大問題,如我們經過廢校周圍就堆了不少垃圾,縱使多行幾步落山後會有垃圾站。

前 聖公會聖西門小學

最後回到天后廟廣場,順道看看花炮展覽館,也聽聞附近的一個路口通往旁邊的小山,只說山上有幾件大石,就另外找了半天上去看看。當日所見小山頭沒有人晨運,路是修好的可惜卻沒有什麼風景位。據說村民所說是風水原因這小山頭鄉事會是不會給政府發展的,丫髻山 - 橫洲與周邊的發展。雖然以這裡對青山灣的歷史,也很同意保留一點市中心的天然綠色,但在登山梯級上,覺得這邊更像是被人們都遺忘了般。走到山頂終於知道衛星圖上的建築原來是什麼了。 不過也在山頂的空地旁留意到通往一個山墳的小路,可以選這個地方的人,應該有點來頭吧?

之前看地圖時就對這個小山感興趣,一個無名小山上是什麼的建築物呢?
館內其中之一的花炮神壇

天后廟左後方的入口

山丘頂的亭

劉禹錫 踏潮歌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