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香港的郊野公園動植物記 - 2016年末

上年報了AFCD郊野義工的導賞計劃,完成了蝴蝶導賞的訓練和評核等基本要求後,今年卻一直未有空,到年尾才出來開始。在服務別人之餘也看看自己可以遇到什麼品種,拍拍照。之後見相機中還有9月時跟人到大埔滘夜探青蛙時的相,一次過整理這些動植物的相。

大埔滘

青綠色的蛇,在香港最出名的一種大概是青竹蛇,牠是香港毒蛇中常見的一種,而這裡另一種更常見、無毒、青綠色的翠青蛇就因而經常被誤認。青竹蛇是紅眼白腹赤尾,頭呈三角型的;而全條青色橢圓形頭的則是翠青蛇。好幾次在野外見到的蛇都是翠青蛇。如果不想碰運氣的話,見過在鰂魚涌紅屋的展館中就有飼養。
翠青蛇


??毛蟲
這晚上的目標是尋蛙,我們上到一個小池塘邊,一直聽到粗皮姬蛙牠們的叫聲,這種青蛙身體只有2-3cm大,個子小小卻叫聲大大的。雖然聽到聲音知道牠們就在附近,卻往往不易找到。
粗皮姬蛙

只要認得是樹蛙,可以容易收窄範圍,出名的香港獨有的盧文氏樹蛙比較罕見,常見的樹蛙品種是斑腿泛樹蛙,不過今次這隻泛樹蛙都有蛙類常見的紅腿病,受到污水中的細箘或病毒的感染,活動力降低了,連我們走近也不會跳走。
斑腿泛樹蛙
另外,我們見得最多的蛙類是黑眶蟾蜍,特徵是眼後有黑色骨質脊棱,形成像眼眶一般的特徵。這種大蟾蜍因為適應力高,在人類生活的城市中也很常見,平時就在路邊溝渠邊等地咯咯咯的叫。

回去的路上留意到這條大蚯蚓,驚奇的不但是牠有半米長的身型,還有見到牠蠕動時身體邊會透出紫藍色的熒光。另外今晚在大埔滘的收獲還有偶爾見到的熒火蟲,和會被紫外光吸引出來的蠍子。

城門

這種花紋的斑蝶十分常見,當年初次留意然後主動去翻查到的是擬旖斑蝶,但種花紋有3種很相似的是斑蝶我一直不太懂得分。今次影到的兩張分別是青斑蝶和絹斑蝶,經前輩指導,知道可以留意:青斑蝶的後翅有兩組V字紋,絹斑就前翅沿的白斑沒有斷開。都是辨蝶篇那本書中有記載的。
青斑蝶
絹斑蝶
香港有3種的蜆蝶,波蜆蝶、蛇目褐蜆蝶、大斑尾蜆蝶。最常見的是波蜆蝶。蜆蝶的一個特徵是牠們停低休息時,翅膀既不是平開,也不是合攏,而是像半開合的蜆那樣稍稍張開。還有的品種會有原地打轉的行為。蛇目褐蜆蝶-的特徵顧名思義就是翅膀上有偽裝的蛇眼-那兩條細線,會不會只有人類才會聯想到蛇眼呢
波蜆蝶
蛇目褐蜆蝶
在認蝴蝶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從體型較大的鳳蝶/斑蝶開始,體型較小的往往就只能認得牠是灰蝶或弄蝶的一員,連拍照也難,品種就更沒有機會仔細辨別。這天是氣溫剛轉冷又回暖的一天,一早上仍沒有什麼蝴蝶,近中午隨著氣溫回升,開始看到一些斑蝶出沒,不過也沒有之前一群的那麼多,注意力也投到平日不顯眼的小蝴蝶們,逐漸見到蝴蝶出來曬太陽,習慣合上翅膀的也張開翅膀享受陽光。
??灰蝶
酢醬灰蝶?/吉灰蝶?
??弄蝶

這隻像竹節蟲的不知名生物,一被逮到就裝死....
城門水塘居民

蕉坑

最後一日去了西貢蕉坑的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上下午分別幫手採收果園的洛神花和去除纏繞樹身的薜荔。果園田地上兩排約十多株的洛神花,約有一個人的高度,一株應該可以收成過百顆的洛神花。新鮮的洛神花可以做果醬、蜜餞;也可以晒乾後方便保存,隨時焗水做花茶。懶懶的曬了兩天才知道還要先去籽。昨晚去籽後,正連同早幾天行八仙嶺後見到的楓香果實一起曬。洛神花去籽時留下的大堆種子,可惜沒有土地,不然就可以種下來等收成。
洛神花
中午順道到蕉坑自然教育徑和中草藥園走走,教育徑上地方不同植物也陌生了很多。中草藥園的植物種類雖然多,但一株株單獨地在盆栽裡或園裡生長,不像野外一群群地生長,感覺有點孤零零的。在城門教植物時不斷重覆的豺皮樟,這裡當然也種了一株,認得那散生的葉。想起來幾有道理的一番見解:教認植物的那位前輩說,要教植物,一次認得幾(3-5)種就夠了,不必多。然後這段路上自己不時留意今次這幾個品種,先會記得更熟。下次又到其他幾種,行得多,一年下來就認得很多了。
隨手一拈,葉型就像開花的:豺皮樟
有毛:野牡丹。無毛:毛菍
布渣葉
千里光
葉片有黑色點狀固氮菌瘤的:香港大沙葉
鰂魚膽
較大的:小羅傘(山血丹)。較小的:大羅傘(朱砂根)
有點像大小羅傘,但果子向上的:草珊瑚;
城門有一種樣子很不同,但像車輪膠臭味的:珊瑚樹
毛茸茸的:枇杷葉子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