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旺角價值香港我主場>

書名:旺角價值 香港我主場
著者:古永信


我們像一個等待被愛的剩男/剩女,拚命的把自己改頭換面,祈求能藉此在別人面前顯得更有魅力。殊不知最後卻落得迷失自我的下場﹣為了取悅別人,整個城市片面地發展。因為主要的內地旅客喜歡購物,我們便將機場免稅店在這個社會無限延伸,卻沒想到我們除了滿城金舖名店電器商店外,基本上是個極度乏味的城市......今天我們事事以當時客人興趣為先的好客精神,恐怕暗地裡是一點一點的替自己「趕客」。
事實上,我們的好客態度,已達至本地人彷佛成為「礙手礙腳」的一群。隨著香港對客人愈來愈熱情,我們發現中環尖沙咀旺角沙田等已不足以招呼客人,近年更主張東涌、天水圍等「窮鄉僻壤」也要成為待客區﹣亦即是說我們會進一步將僅餘的住宅區變成旅客消費區。那麼香港人還可以在那裡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sorry!這問題我們的社會倒從來沒想過。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1Q84>

書名:1Q84
作者:村上春樹

20121221
Ch14
數學給了天吾有效的逃避手段。由於逃進了數學程式的世界,他終於可以逃出所謂的現實這個麻煩的牢籠。只要把頭腦裡的開關切換過來,自已就可以毫不困難地轉移到那世界﹣他從小就發現了這個事實。而且只要在那無限整合的領域裡探索、漫遊,他就無比的自由自在。他在巨大建築物的彎彎曲曲的走廊上前進,一一打開寫著號碼的門。每次嶄新的光景展現眼前時,留在現實世界的醜陋痕跡就變淡了,完全消失了。數學程式所管轄的世界,對他來說,是合法的,而且無比安全的隱藏場所。天吾對那個世界的地理比誰都能正確理解,可以選出正確的道路。誰都無法追上他。在那邊的世界,他可以把現實世界所勉強推給他的規則和沉重的包袱忘得一乾二淨,可以完全忽視。
相對數學程式是壯麗的虛擬建築物,狄更斯所代表的故事世界,對天吾來說則像深深的魔法森林。對照於數學的不斷往天上伸展,森林則在他眼底無言地擴展出去。那黑暗而強壯的根,往地底深入地擴張下去。那裡既沒有地圖,也沒有寫著號碼的房間。
從小學到中學,他都一頭栽進數學的世界裡。因為那明快和絕對的自由比什麼都有魅力,而且也是活下去所必需的。不過自從進入青春期之後,卻漸漸感覺只有這個是不夠的了。在數學的世界裡沒有任何問題,一切都順利進行。前方沒有東西阻礙。然而一旦離開那裡回到現實世界(不可能不回來),他依然處在跟以前一樣,沒有改變的悲慘牢籠裡。狀況沒有任何改善。甚至覺得枷鎖好像比以前更沉重了。那麼,數學有什麼用呢?難道那只是一時的逃避手段嗎而已?只是反而讓現實狀況更惡化嗎?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青蛙老弟、救東京>
「片桐兄,實際的戰鬥任務由我來負責。可是我一個人無辦法鬥。這是最關鍵的地方。我需要你的勇氣和正義。我需要你在背後聲援我『青蛙老弟,加油。沒問題。你會戰勝的你是對的。』…我老實告訴你,其實我也害怕在黑暗中跟大蚯蚓戰鬥。長久而來我喜歡藝術,以和自然一起生活的和平主義者活到現在。我一點都不喜歡戰鬥。但因為不得不做的事所以我才做。想必會是很慘烈的戰鬥。也許無法活著活來,也許會失去身體的一部份。但我不會逃走。就像尼采所說的那樣,最高的善這所謂悟性,就是不害怕。我希望你做的,就是分給我一些你那大無畏的勇氣。把我當一個朋友,真心支持我,你明白嗎?
我只是這樣覺得而已。眼睛看得見的東西不一定是真的東西。我的敵人或許就是我自己心中的我。我自己心中有非我。...我個人對大蚯蚓並沒有反感或敵意。也不認為他是惡勢力…我想像大蚯蚓這種存在,在某種意義上,對世界應該是有也沒關係的吧。因為世界就像一個大外套一樣,上面需要各種形狀的口袋。但現在的他,卻變成不能放任不管的危險存在了。
這是責任和榮譽的問題。不管多提不起勁,我跟片桐兄都不得不鑽進地下去,跟大蚯蚓對抗。萬一鬥輸了命掉了,誰也不會同情。就算順利把大蚯蚓擊退了,也沒有誰會誇獎我們。 因為人們連腳底下曾經有過這樣的戰鬥都不知道。知道的,只有我和片桐而已。再怎麼都是孤獨的戰鬥。…一切激烈的戰鬥都是在想像力中進行的。那才是我們的戰場。我們就在那裡戰勝,或敗北。...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限的存在,終究要敗下陣去。但就像海明威看破了那樣,我們的人生不是看勝利方法,而是看失敗方法來判定最終價值的。」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青山﹣良田坳﹣下白泥

日期:09-09-2012
路線:青雲鐵路站巴士站 ﹣青山村﹣青山襌院﹣青山﹣上到石亭後向北行﹣良田坳﹣下白泥
時間:6小時

年幾前從朋友的facebook看過一張良田坳一段“險”路的相片後,有了從良田村行到下白泥影日落的想法。大概5月時又看到青山往良田村的路線,就想這樣一拼走一次,配合時間黃昏到下白泥。今日遇上立法會選舉的投票日,7.30-10.30的票站開放時間,投票和買了食物之後,早上9.30之後上巴士,大概11.00到青雲鐵路站。兩個不懂路的人沿著大馬路走,看到這個指示牌,早上的目標:青山,就在眼前。

青山古寺是香港歷史寺廟最悠久的三大古剎之一,屯門亦跟佛教傳入香港的歷史有關,相傳杯渡禪師當年來港後就在青山修道。上寺廟的路是一條頗斜的石屎路,但 仍見有人踩單車上去,大概時間關係,遇到很多都是走下山方向的人。"香海名山"牌坊的背面就是"回頭是岸",可惜大意的忽略了。經過襌院之後一直到山上的 韓陵片石亭,基本上都是梯級路,只要付出力氣,這路況算是好走的。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第一篇,測試用文章。

一直想過要開設一個網誌,用來整理自己思緒,分享自已興趣。當年中學時期初接觸HTML,在yahoo上嘗試架站,但未有認真弄完成過。後來當香港興起網上日記,未有認真玩過,現在的FB 或者滿足到部份分享感受的功能,但始終FB的社交平台角色未做到只為滿足自己的去成就一件作品的感覺。後來見到幾個Blogger的版面,覺得很合心意。但到今日,決定開始試用。

給自已的一個指引吧,看過有人用作: 書後感,行山,旅行,攝影,電腦/數學/經濟/金融的學習歷程,這幾個都可能是將會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