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閱讀] 《父母效能訓練》 的 「行為四角形」

今日分享一本書《父母效能訓練》,介紹一套同名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 P.E.T. ) 的家長訓練課程。所教授的核心技巧是積極聆聽、「我」信息、轉換法、和無輸家的衝突協議。而「行為四角形」 是這套方法內,認識在什麼情況用什麼技巧的關鍵。今日就著書本中的內容,介紹一下 P.E.T. 中的 「行為四角形」 的概念。

在開始之前,會先循書本的切入角度了解這套家長訓練的背景和理念。


在1962年由心理學家的 Thomas Gordon 提出。對當時的青少年成長、家庭問題中,他看到往往父母只有被責備,而無接受訓練的機會。每年有無數的新手爸媽展開人生中最困難的任務—迎接完全無助的嬰兒。他們負起照顧孩子身體及心理健康的責任,並將孩子養育成具有生產力、合作、能有所貢獻的公民,還有什麼被此工作更為困難吃力呢?然而有多少父母接受相關的訓練?

許多父母仍然沿用它們上一代的方式教養子女。其實在心理學、兒童發展以及其他的行為科學,皆提供有關孩子、父母、人際互動、如何協助他人成長、為他人創造健康的心理情境等方面,一些豐富的新知。

他最初擬定的目標是教導父母一些專業諮詢師、治療師所使用的技巧,以協助孩子克服情緒的困擾和不適應的行為。即使不曾修過大學心理學課程的父母也能學習這些技巧,並且懂得如何有效地適時地幫助他們的孩子。

父母是人,不是神

本來是兩個單獨的個體,突然間轉變為先生和太太,以及父母親的角色。嚴格而言這種轉變並非好現象,因為它會導致父母忘了自己仍然是人,只要人就會犯錯,人有其限制,人有真實的感情。當他們失去了自我,更忘了他們的情緒可能因時因地而不同,他們無法自由地表達自己,以為父母的身份必須優於他個人。

這訓練告訴父母無需丟棄人性,而成為稱職的父母。你能夠接受自己面對孩子時,所擁有的正面及負面的感覺。 真實的父母,有時對孩子的某些行為可以接納,有時卻有無法接納。

「行為四角形」Behavior Window

行為是指孩子所說的話或做了什麼,而不是你對孩子行為的評價。例如,孩子的行為是將衣服丟在地上;而說「不整齊、亂七八糟」,則是你對此行為的評價。

孩子所有可能的行為都可以放在一個行為四角形中。首先有上下兩個部份,中間以接納線區分,可接納的行為放在上方,不可接納的行為放在下方。不同的父母接納的範圍會不一樣,就是對個人來看,接納線也會隨父母的心情、父母和孩子所處的情況不同而上下移動。

不可避免的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可能會有前後不一致的看法。如果意圖使自己始終如一,勢必喪失其真實性, 有些父母希望自己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所以接納孩子大部份的行為。但是如果這樣的接納是虛偽的話,其實孩子對於父母親的態度非常敏感,能從父母的肢體語言中分別出其真實感受,他們會感覺到困惑,接收到的是混亂或矛盾的訊息。對於不可接納行為,父母可以坦誠告訴他們原因。

許多父母通常會掉入為孩子解決問題的陷阱,而不是鼓勵孩子自行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父母是人,他們不必無條件的對孩子全盤接受。無需假裝容忍孩子的行為。而當父母了解問題歸屬的原則後,會改變對孩子行為的看法。 有時候了解到無需解決所有人的問題時,就能鬆一口氣。

問題的歸屬 Who owns the problem?

問題歸屬的概念可以加到行為四角形中,但要了解「誰「擁有」 問題」的意思。接納線上方四角形的中間區塊,孩子的行為並未困擾著孩子或父母本身,屬於無問題區。

而接納線最上方出現的行為表示孩子擁有問題,孩子的需求未滿足、孩子不快樂、很挫折,或遇到麻煩。例如孩子發現功課太難了。這些是他們生活中作經驗到的困難,獨立於父母的生活之外。

接納線下方的不可接納區,是指父母無法包容的孩子行為,因為這些行為動搖到父母的權利,導致父母無法滿足需求,是使父母擁有問題。例如,當孩子無法準時回家吃晚飯,忘了打電話回家。

最後一種是雙方都擁有問題,相見於價值觀的衝突。



這Who Owns Problem概念就像輔導時,先要了解誰才是輔導諮詢的對象。PET的訓練 就是要在了解問題誰屬後,可以有相對的應對技巧。如對於孩子擁有的問題,如何透過接納、積極聆聽,而非把孩子的問題變成自己的問題;對於家長擁有問題時,如何透過無輸家的衝突協議、「我」信息、轉換法等等與子女溝通。這些技巧可能在不同途徑下會有所認識,但透過這框架,有了一個使用時機的指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