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中學生看內地與香港關係」的變化-雙方交流而非單方融合,才能彼此學習

這份有關「中學生看內地與香港關係」的問卷調查,回顧原文的話其實伴隨著大量的題目,所以可以抽出不同的感興趣的數字作為題材,除了常見有關身份認同、兩地關係評分的數字外,還有幾項數字的變化和往後發展在我看來是有重要意義的。

中港融合(或者:香港被融合)是一些對香港前境有所關心的人,所感受到的一份未有明言,但似乎某個方向在逐步進行中的感覺。 不必等到50年後(現今只剩30年了)才一下子去傾要不要那套「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變化早在這大方向中潛移默化著。害怕改變可能讓人選擇全面封閉或抵制,要擇善固執當中的選擇才是困難。強勢的,與其只去強推改變,更有價值的應該是好像不同的兩個人,如何在交流中一起改進,『和而不同』。

許多負面指標的下降,對前往內地的接受程度上升等,正好反映著內地的一套在對香港的日常影響已逐漸增加。早從以往的較為離地的經濟金融,到散戶參與的股市方面,香港股市從受美股影響變成與中國的相關性更大。從前睇恆指你會想起匯豐,今日你會想起騰訊;近幾年淘寶、順豐是不少「達人」的購物、送貨平台。支付寶Alipay、微信Wechat 的手機支付今年同時以折扣攻入香港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韓國綜藝節目變成內地版後一樣受香港年輕人留意,多套內地電視劇集在香港熱播。這些日常生活上的事慢慢造成一部份的文化差異收窄,要到內地生活(旅遊、創業、升學、工作、定居)可以幻想轉變比昔日減少了,接受程度就會增加。

對於熱愛旅遊的香港人,在前往內地旅遊的接受程度最高,"周未Chill下" 已經常見於最近介紹深圳玩樂的媒體文章,很可能是今後拉近香港人認識內地文化的一道門。相對於旅遊對很多人印象必然是離開香港,其次的創業大抵出於本地的機遇不足。而升學除了特定程度/科目外,內地大學往往仍是本地大學之後的次選,吸納著部份學生。
願意往內地生活的比例在2018年都有上升


問題中分開了「交流」和「融合」,不知在答題者的想像中是否有清晰的分別,結果反映出是交流多於融合。我想這正是要推動中港關係是「即」是「離」的人應該思考之處。中港兩地各有擅長和落後之處,學習別人長處,改善自己人民生活才是一個地方的政府應該推動之事。如果把一切都齊一了,反而令當地欠缺特色和變化,沒有了新的可能性,然後 The City Is Dying, you know?曾經重讀過當年1979-1984年間探討香港回歸到訂立中英聯合聲明時的歷史檔案,當年中國對香港情況的方針是保持它的繁榮穩定,其實也是因為對當年國內推動改革開放有幫助,所以就算收回香港也不欲香港融合走當時內地的模式。今日香港人除了默然接受或抗爭,可以顯示自己的什麼長處? 是否能夠理解雙方想法,甚麼因素可以影響對方要推動A方針而非B方針?



昔日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部份原因可能因為本身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特徵(GDP增速高),近年中國已經關心到達某個水平後如何發展下去:所以有「中國製造2025」、「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近年的香港談及重視科技、創業,在中國一早已比香港走得快很多。早一批從中小企開始,不恥於從模仿開始,站在巨人肩上的模式令發展更快,在中國這個大市場內發展成大公司,累積了實力後再尋求條件作出創新,之後有能力作出的變化規模相對較大。BAT之後,新一批就乘著「互聯網+」和天使投資的資金潮,在投資市場上找到資金快速擴展,北京中關村的創業圈子、深圳的科技電子中心,相比香港的科技園、數碼港等,大概分別是它或它的成品對一般市民能夠"進入生活"的程度,大眾有機會參與其中,並且賦於能力在該範疇上前進。

雖然香港在一般創業方面已經慢了幾年,近年更有現象顯示,公務員成為畢業生的心水工作,但公務員的穩定與企業家面對的競爭和風險是很大分別的。個人所接觸到的香港創新生態中,做到普及化和有資金流向的主要是大學生的社會創新項目;科技方面主要是一些圈內的分享會、Hackathon,政府資助會透過特定基金計劃的程序向中小企批出資助;做到素人創業的,如非有家庭資源支持的話,就以大眾在工餘時的手作、文青生活品為主。相對於內地能夠規模化、技術創新,香港賣的可能是創意為主,規模也相對較小。

但從人們對中國的印象可見,一些文化、處事等仍是中國與世界接軌時,需要改善之處。這正是香港結合中西文化,一直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長處。一直學習世界各地所發展出來的文明,如被單一化只會有礙進步。研究中港關係的人大多有一個發現,中港關係在08年後轉下坡,中國舉辦奧運、航天、渡過金融海潚等,其實是顯現大國之姿。但同一時期在民權、食物安全,可算是性質惡劣,令人 觸目驚心的事件。「強國」、「土豪」之詞,不難明白背後含義。也正是經濟之後,一個社會還有文化等面向的發展,個人/企業應該有對自己的行為有要求,義者宜也,而這個合宜的準則是與世界能夠接軌的行事準則。




即使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角度,香港這個群體有本身的一份獨特性和凝聚。作為香港的管理者、以至出於社會公民的角度,也要培養和發揮香港的自身特色、自身價值。遑論應該阻擋不義、不合宜地犧牲港人利益的行為。除了要配合整體發展的大藍圖,或在外部的發展過程中找機遇外;也可以思考一個自強的路線。服務業以外,科創時代應該有新型的製造業。培養出色的本地人才、公司,文化,以達致高質量的產出,要受到世界市場欣賞,自身的自豪。正如在產品製造時,走向高品質、有要求的方向,不只討好配合上司/客戶要求,更是教育他們,改變市場,才是走向這個品牌偉大之道。否則,只會淪為大企業產品線中的二線產品、二線團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