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中學生看內地與香港關係」的變化-雙方交流而非單方融合,才能彼此學習

這份有關「中學生看內地與香港關係」的問卷調查,回顧原文的話其實伴隨著大量的題目,所以可以抽出不同的感興趣的數字作為題材,除了常見有關身份認同、兩地關係評分的數字外,還有幾項數字的變化和往後發展在我看來是有重要意義的。

中港融合(或者:香港被融合)是一些對香港前境有所關心的人,所感受到的一份未有明言,但似乎某個方向在逐步進行中的感覺。 不必等到50年後(現今只剩30年了)才一下子去傾要不要那套「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變化早在這大方向中潛移默化著。害怕改變可能讓人選擇全面封閉或抵制,要擇善固執當中的選擇才是困難。強勢的,與其只去強推改變,更有價值的應該是好像不同的兩個人,如何在交流中一起改進,『和而不同』。

許多負面指標的下降,對前往內地的接受程度上升等,正好反映著內地的一套在對香港的日常影響已逐漸增加。早從以往的較為離地的經濟金融,到散戶參與的股市方面,香港股市從受美股影響變成與中國的相關性更大。從前睇恆指你會想起匯豐,今日你會想起騰訊;近幾年淘寶、順豐是不少「達人」的購物、送貨平台。支付寶Alipay、微信Wechat 的手機支付今年同時以折扣攻入香港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韓國綜藝節目變成內地版後一樣受香港年輕人留意,多套內地電視劇集在香港熱播。這些日常生活上的事慢慢造成一部份的文化差異收窄,要到內地生活(旅遊、創業、升學、工作、定居)可以幻想轉變比昔日減少了,接受程度就會增加。

對於熱愛旅遊的香港人,在前往內地旅遊的接受程度最高,"周未Chill下" 已經常見於最近介紹深圳玩樂的媒體文章,很可能是今後拉近香港人認識內地文化的一道門。相對於旅遊對很多人印象必然是離開香港,其次的創業大抵出於本地的機遇不足。而升學除了特定程度/科目外,內地大學往往仍是本地大學之後的次選,吸納著部份學生。
願意往內地生活的比例在2018年都有上升


問題中分開了「交流」和「融合」,不知在答題者的想像中是否有清晰的分別,結果反映出是交流多於融合。我想這正是要推動中港關係是「即」是「離」的人應該思考之處。中港兩地各有擅長和落後之處,學習別人長處,改善自己人民生活才是一個地方的政府應該推動之事。如果把一切都齊一了,反而令當地欠缺特色和變化,沒有了新的可能性,然後 The City Is Dying, you know?曾經重讀過當年1979-1984年間探討香港回歸到訂立中英聯合聲明時的歷史檔案,當年中國對香港情況的方針是保持它的繁榮穩定,其實也是因為對當年國內推動改革開放有幫助,所以就算收回香港也不欲香港融合走當時內地的模式。今日香港人除了默然接受或抗爭,可以顯示自己的什麼長處? 是否能夠理解雙方想法,甚麼因素可以影響對方要推動A方針而非B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