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 -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
我們養育小孩,是否要按著某套「教養」的方式,將孩子管教養育成醫生、律師、或某個大家希望將來要達成的職業?是否可以我們到要訓練孩子在音樂、語文、STEM等各個方向變成專才?
在了解本書的觀點之前先要區分另一個有關「教養風格」的概念:Parenting Style 是 按 家長控制 (Parental control) 和情感關愛 (Parental warmth) 兩個維度 劃分的四象限分類。普通推崇恩威並施的權威型教養風格,不過風格的形成和尺度會受社會文化時宜等因素影響著。這個常見的「教養」詞彙在本書旳內容中沒有提,這是留意中文書名時要區分的一個誤會。
專制型(authoritarian)、權威型(authoritative) 疏離型(uninvolved)、放任型(permissive) |
書中借助有關孩子發展的科學 ,透過各種實驗顯示孩子學習時一些與成人不同的特質。例如提出:人類成年期和幼年期的共處,讓小孩有足夠的幼年期去發揮學習和探索的特質,讓將來的他(以至人類族群)能夠適應變化、進步。而真正教養的關鍵仍是親子關係,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相處,如何提供環境讓孩子發展他自身的可能性。原文書名會更反映到這個觀點:木匠 (carpenter) 和 園丁(gardener) 的分別 。「愛並沒有標準或是藍圖,其意圖並不是要改變我們所愛的人,而是給予他們成長茁壯所需要的東西」。
部份看了有感的內容:
1. 教養的駁斥P34「家庭小型化、人口流動性更高,當新手爸媽的年紀都提升了,種種因素 徹底改變了照顧孩子的學習曲線。
在人類多數的歷史裏,人們都是在成員很多的大家庭裏長大。多數家長在有自己的孩子之前,對照顧孩子都有廣泛的經驗,而且也常有機會看著其他大人照顧孩子,不僅是看自己的父母或外祖父母,還有從叔伯、阿姨、姑姑們、以及較年長的表兄弟們。
家庭型態變得愈來愈小,愈來愈分散。夫妻越來越慢生孩子,中產階級父母反而花更多時間在工作及求學上。多數的中產階級父母在生孩子之前花費多年時間上課追求事業上的成就。因此不令人意外的是,上學與學習成為當今父母照顧孩子的模式:去學校有目的的學習,學校的教導可讓您在學業或事業上有更好的表現。這雖說明了教養受到歡迎的原因,但卻不合乎科學道理。
2. 童年的演化
以演化的觀念來看孩子與其照顧者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且深刻的;這也是我們之所以為人類的主因。人類最特別、最重要的能力,包括學習、發明和創新,還有傳統、文化及道德觀念等,都深植於家長與孩子的關係之間。這些關係對人類的演化極度重要。不過,他們在本質上與「教養」是不一樣的。父母並不會刻意改變、形塑孩子的生命,相反的,父母與其他照顧者會費心提供下一代一個受到保護的環境,讓孩子激盪出新的思維與行為,無論是好是壞;這與我們心裏的孩子已先有預期,完全不同。」
P38「過去,我們因為一起參與做飯、下廚,從而學習到應該怎麼吃才對。我們以前所吃的是因為媽媽做了這些給我們吃,而他們之所以用這些方法做菜,也是向他們的母親學習。這些保留下來的傳統讓我們擁有健康的飲食與身體。但是到了20世紀,尤其是中產階級們因為下廚的舊傳統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營養與節食的文化,這與教養文化的出現很相似。這兩項傳統已經被處方與指令所取代,過往的經驗已經被專業所取代。這種單純過生活的方式為「生活形式」,已經成為一種工作的形態。人類與生俱來與關愛的行為,已經變成一種管理計劃。下廚與照顧孩子,都是人類的基本。但是當我們為了健康,越是刻意慎重的煮飯與進食,或者基於讓孩子變得更快樂或成功來照顧孩子,其結果反而我們的願望背道而馳。
這本書的中心科學思想,在於其答案就是混亂,孩子是混亂的動物。 科學家們用另外的字眼來稱呼混亂:多元性、隨機性、雜音、不規則、無秩序。 在很久以前古希臘的理性主義時代,哲學家們將混亂視為知識進步與文明的敵人。但是在另一個傳統裏,19世紀的浪漫主義時代,把混亂視為自由創新與創造力的泉源。浪漫主義者也歌頌童年時期,並認為兒童是混亂之美的精髓代表。新的科學研究更讚同了浪漫主義者的觀點。混亂其實帶來不少優點,一個不斷變動、多元性,甚至是很隨機的系統,可以更有智慧與彈性的方式,來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自然選擇、淘汰的演化方式就是混亂之美的最好證明,生物因具有隨機多元性才得以適應而生存。人類製造出非常多元化,難以預期的孩子們,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氣質、性情、能力、優缺點、擁有各樣的知識及技能,我們因此可以適應難以預料不斷改變的文化與環境。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狩獵是過去時代中演化的重要一部分。當你狩獵時,你必須要同時間專注每個細節,而且對環境中的每個細微變化保持警覺。每次只注意單一事件、不留心於其他事情的人或許可以發揮其他的用,但整體而言他們價值是比較低的,然而擁有這類專注力的人們,在環境出現變化時,可能非常的有價值。例如在學校上課成為主要的生活重心後,這類單一專注力就是一種優勢。如今擁有多元專注力的孩子反而這適應環境上出現問題。」
P47「探索各種可能性,這樣你在面對新環境時有其他因應的方法。但是你現在也必須面對眼前的問題,這是探索無辦法幫上忙的地方。假如一隻龐然大物高速沖向你的時候,你並不能去思考所有處理這隻動物的方法。好的將軍及執行者並不會思考每個可能的計劃,再從中挑選一個。他們只會挑選一個還不錯的方法,有信心且果斷的執行它。即使是像我一樣猶豫的科學家,最終也必須從所有可能的實驗中挑選一個出來,再繼續進行下去。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探索與開發利用的時段必須輪流。有一個特別有效的策略,是先從探索開始,之後再來開發利用。你先隨機發想各種可能的創意,最後再將專注力集中於有用的地方。
不過,問題在於你在探索的過程是必須活著。當你正在思考或正在學習之時,應該如何 抵擋謝這隻已衝撞過來的龐然大物?答案之一是「呼喊爸媽」童年這段過程,可用來解決探索/利用的兩難困境。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被允許去大量探索生命,因此在長大後就可以利用開發我們的能力。
我們有一個這麼長的童年時期—受保護的未成年階段比其他物種都要長,這並不是一個巧合。這麼長的童年時期讓我們有探索的機會。假如孩子生來就是探索世界,他們比大人還要混亂,這也是合乎常情之事。事實上,新的科學發現證實,孩子的混亂對人類本身的可演化能力有特別的貢獻。在童年時期,多樣性與探索能力是最巔峰的。」
P61「人類孩童也是非常厲害的社會學習者,與其他動物相比之下,人類孩童可立即觀察模仿成人所使用的工具。人類孩童特別適應學習,尤其向其他人學習模仿, 而成人同時間就特別適應照顧、教導,許多生物學家認為這一點在我們演化的成功上,扮演著主要角色。人類孩童的心智,與正在照顧他的大人之心智,是同時並一起運作的,這是人類已知的世界裏最有彈性且最有威力的學習工具。」4. 邊看邊學
P76「當每個世代把知識傳承給下一個世代的時候,都會讓知識品質更為提升。初期在社會學習上的微小差別,最終在心智及生活上,都會演變成巨大的差異。
不過,有一個有趣的前提。假如每個世代只是盲目複製上一代人們的行為,我們根本不會進步。在某個時刻,最好是在多數的時候,新世代的某個人帶頭創新,而且其他人也認為這個人的方法值得追隨,我們才會不斷進步。演化的力量,包括生物面及文化層面,究竟是如何決定創新與模仿兩者間的平衡關係,這真是一個奇妙的問題。」
P124「即使是非常小的孩童,也能夠從他人身上學到好多,遠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然而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透過有意識的刻意教導,孩子事實上學到的卻很少。6. 玩耍行為
幼童只是模仿了有效的動作,而非無效的。孩童開始認為,因果關係都是因為他人行為而產生的結果。因此,觀察其他人,從行為的結果想出之間的因果關係,就成了孩童學習自己做事的主要方式。當相似的事件發生時,沒有了實驗人員的動作,幼童們從從他們身上學習的可能性降低許多。
年幼的學習者比年長的學習者更能理解不太可能的選項。我們認為這反映了孩童和成人之間相當普遍的差異之處。孩童可能較擅長思考不太可能的可能性,然而,畢竟成人對於世界的運行了解甚深,因此我們主要依賴已知的經驗是相當合理的。
孩童和成人之間的差異反映了我之前提到「探索」與「運用」的拉鋸關係,在與「運用」學習裏,我們試著很快地找到事物正確運作的方式,然然在探索學習裏,我們嘗試許多可能性,包括看起來不太可能的選項,,而這些選項看起來可能沒有太多立即成果,為了在複雜的世界裏茁壯成長,你需要這兩種學習方式。再次強調,童年時期似乎是為了創造創新和創意設計的。成人堅信經過考驗、可信的經驗,而4歲的孩童則擁有尋找奇特和美好的奢侈。」
「父母親很重要,不論孩童是否用觀察的方式或是經由語言學習,他們都是從父母和其他照顧者身上學習。他們會仔細觀察父母親的舉動並且仔細聆聽他們所說的話。 」
「打鬧遊戲似乎幫助孩童同於其他人互動,探索遊戲幫助孩童學習事物運作的方式,而假想遊戲幫助孩童使考可能性以及理解其他人的心智。」
「孩童在家聽到的語言量,和生活裏能接觸到的書籍量,是預測孩童在學校閱讀表現的最佳指標。然而精通閱讀書寫和算術等學校技能並非目的本身,而是發掘生活新事物的工具。」
「玩耍態度所產生的價值 在後工業社會皆能看見,將Google和Pixels等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他們需要創新與創意,,所以會故意空出時間和空間來玩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