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7日 星期日

體驗手作步道-「自己山徑自己修」(Day 2)

為斜度大的路段加上石梯級

進入第二日的工作坊,上星期日活動完結後徐老師的「千里步道」團隊就要回台灣了,今個星期就由香港漁護署的現職/退休同事 帶領,最老資格的幾位退休或快將退休的老總、師傅,各位年輕管事的也懂是交給他們帶領大家。示範一時各有主見,是老師傅的經驗;一時對對方想要什麼,兩人又合作無間:「以前一齊砌左成條路上馬鞍山喎」

這次不用木頭,而是完全用石處理。在坪墩村,大網仔路附近的山徑起步不遠之處。附近的大石比上次多,第一步都是採石,說有拳頭大的才看上眼,當然是因為工法不同之故,過程和成品的確是沒有碎石的需要。到之後砌石時也遂漸會發覺分得出不同質地的石頭:有容易打碎的粉石,多帶點粉紅粉黃色,折面會看到顆粒質地,應該是沉質岩類;有種打開的折面會是黑色片狀,聲音清脆,有點陶壺感覺的,可是岩石類型就不懂分別了;而最合適使用的就是常見的花崗岩質地。



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體驗手作步道-「自己山徑自己修」(Day 1)

台灣的陸地面積是香港的 29 倍,人口只是香港的 3 倍。山徑的使用率去看,山跑比賽一年就有二百多項,竟然小小的香港卻是亞洲第二。山徑使用頻繁,路面的損秏也多。綠惜地球、千里步道、漁護署,這兩星期就舉辦了一個「自己山徑自己修」的活動。
修復前後的對比,將沖蝕溝回填成土木階梯
事前的講座亦由 台灣「千里步道」的嘉賓分享有關手作步道的經驗。從海外幾個較大型的志工組織講起,包括講者參與美國-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志工(The Appalachian Trail Conservancy,ATC)的經驗,從當時選擇㧵石仔的故事和經驗,到當地導師如何講解;在補路修橋的過程中,處理不同情況的工法和一些設計背後的考慮;講到回台灣後的步道發展,包括台灣近年推出「步道學」、找回傳統手作步道經驗的「步道師」、和政府合力修整傷健共融的步道等;再到世界各地的有趣步道分享。例如廁所設計、移動的橋、天然的樹橋等。也少不了香港步道-麥理浩有關郊野公園發展的一番話、和劉克襄的「四分之三的香港」的連繫、考察中看到傳統古道中的問路石和修路碑(東和墟)串起的歷史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