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閱讀】《受傷的醫者 - 心理治療開拓者的生命故事》

受傷的醫者 - 心理治療開拓者的生命故事》

作者:林克明|精神科醫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榮譽教授


縱然作者是醫學背景的人;但看這本書的時候,會覺得完全不像那種灌輸深奧科學知識的書,更像是沿著心理學歷史的幾條脈絡之下,一本人物傳奇和心理學發展的故事。因為從書中看到作者在美國期間搜羅外文傳記的有趣經驗,不像是一般只有理科背景的人;所以搜尋一下林克明,想不到還找出一段台灣的文化歷史。

1970年代,早在林克明在大學時期, 同為臺大醫學院的學生林衡哲,與「長榮書店」店長張清吉催生出「志文出版社」,出版了林衡哲自行翻譯之《羅素回憶集》和《羅素傳》,由此開展出的翻譯出版系列「新潮文庫」,開了一扇讓當時人望向廣大世界的人文天地的世界之窗,也擴展了讀者的文化視野和求知欲。而林衡哲與林克明等許多同學一起加入譯書的行列,他們所翻譯之書籍,以心理學、精神分析領域為主。《佛洛伊德傳》和《佛洛伊德全集》就是當時

Wikipedia - 志文出版社
【人心人術】用書愛台灣!三輪車夫催生新潮文庫 開啟台灣新潮的一代


除翻譯外,這群臺大醫院的醫師也經常聚在一起聊文學、談社會問題。不定期聚會持續到1971年後開始固定每月一會,留美的林衡哲稱之為「譯友會」。 臺大醫院當時試過翻譯醫學教科書,也開始籌劃出版醫學期刊。終於在1973年《當代醫學》創刊。1974年林克明赴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進修,在外地繼續接觸外文傳記。而隨著臺大把內科教學內容變成期刊文章。慢慢的翻譯文章愈來愈少,本土寫的文章愈來愈多,本土的《當代醫學》終於成形,直至2013 年結束。而《當代醫學》打算準備閉幕前的幾年,林克明醫師以「受傷的醫者」為專欄題目,每期介紹一位精神醫學或心理學界的開拓者。這一系列的文章加上後來作者再努力的增潤,做成《受傷的醫者》一書的出版。

優質的期刊,令我想起從前也會找尋台灣出版的期刊,當中那份閱讀的樂趣,那時多麼希望香港也能訂閱得到。《數學傳播》《科學人雜誌》《經理人月刊》,現在有些可以在誠品找到,但可惜一些只有小眾市場而內容深入的選擇仍是不多。

我們都是看當代醫學長大的─《當代醫學月刊》的傳奇


在本書的內容以外,作者的序中也提到,我認為是一個業餘為興趣而做學問的情況下,很值得欣賞的毅力和心態。

「這期間近跑圖書館借閱書籍動輒10數百本,包括塵封多年的古稀珍本,也是為了求證解疑,幸運找到了專家學者或事件見證人的聯絡方式,居然還常得到善意的回應,大師們曲折豐富的人生,讓我有機會再到品嚐「做學問」的樂趣,也磨練說故事嘅能力,想來心裏就充滿感激。
本書記述的15位傳主,每個人的成長、「成名」過程都極其艱難,他們也多長期為種種身心症狀所苦(如果用現代的診斷標準來看,他們就正是名符其實的精神科病人)就我所知因篇幅所限,未包含在本書中的許多其他先行者,也多有類似的經歷。就如孔子自述「我非生而知之者」,他們也不應該是天生的聖哲,因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所以他們的學問才會是彌足珍貴的生命之學,而我們後人,接踵其步,也必得「困而學之」,不只從書本與師長,更重要的是從他人及自身中學習,才有可能終於「學而知之」。」

《受傷的醫者》讓我們瞭解大師們也是人,一樣經歷各種人生際遇、 悲歡離合。對於他們所提出的具開創性的洞見,除了是學術工作的努力外,也有很多其實是生活經驗的累積。 相對其他如數學、物理等的自然科學發現所經歷到的的洞察力和推論驗證的能力,好像當其時的心理學更多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創見、魅力與表達力,去推廣其主張。 (例如是 彼得.賴克 (Peter Reich; 1897-1957) 的故事)

回到書的內容,自然地從最富色彩的佛洛伊德開始講起,他與榮格、阿德勒,以至後來一眾相關的人物的故事。由佛洛伊德與古柯鹼(可卡因)的側寫,若非佛洛伊德對自己想法的堅持或固執,以及對成就的強烈取向,未必能有「星期三心理學會」以至「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的出現。 而他的這些做出學術成就的過程中所表現的特質,又如何與他自小的成長,日常的生活呼應。

節錄一些最深刻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