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星期的時間過得心情很鬱悶,就像那下雨的天氣一般,想出門做的事都一概無做。最令自己介懷的不是因為下雨而沒有去做的戶外活動,而是那些因為沒有把握時機,自己放棄的時候。回想最近:・想多運動卻懶在床;・咖啡總是戒不掉;・沒有辦法一次鬧鐘響鈴就起床;・PMP未有全力以赴地溫習,不在午飯、通勤時溫書;・火車上反而變成戒不掉手機的低頭族...... 感慨是不是老了?從前半小時空檔可以做到很事情,但現在可能個多小時,甚至大半天也可以在小休和猶豫中流走了。唉,想去的事就應該就去做吧!自律才能避免敗給自己。「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下來的人不多。」、「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我是早知道的⋯⋯
自小覺得自己的的接受和適應力都幾高,通常這大概是好事,但可怕的是接受了自己的問題而不再去解決問題。而問題不斷累積的結果,就變成充滿缺陷地生活。想到另一個詞語-『容忍』,從能夠短暫的「接受」變成不斷的「容忍」,這可不好了。在日復一日的生活間,總要定期停下來,為自己打掃一下。在數算自己的失敗時,也想起那些帶點無賴自虐式的日本文學,好像有時作者就是太過接受了自己的缺陷,無論作者是因為面對世界給予的挫敗,抑或是追隨像櫻花凋謝吹落的美。在揭露自己的同時,容易帶有一種「我就是這樣了」的無奈,也在某程度的自我放棄。是不是因為這樣,那些經常營造自己最好一面的人,往往更傾向有好的生活? 那我就不應該太沉溺去失意落魄了,哈哈。